《创新》

作品数:2633被引量:356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创新》
主办单位: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文化实证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作者:陶希东白彦锋周民良周英虎王家庭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大学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二个结合”的内在理路:方法意涵、理论根基与实践基础
《创新》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张乾元 张政逸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五个必由之路’的规律性认识研究”(23JD20135);复旦大学望道经典研究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微观叙事及其当代价值”(FD24WD005)。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实现从“改造”向“会通”的升华。在方法层面,“会通”不仅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地位,还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价值。在理论层面,通过...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实践指向
《创新》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张晓明 黄蓓 
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方法论研究”;四川省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重点项目“蜀道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四川省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青年项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研究”。
中华文化深植于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之中,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根基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因此,新时代以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应从把握中西文明差异的内在逻辑、应对文明发展和文化...
关键词:中华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创新》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李垣 刘润泽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在政治向度上以民主平等为取向,在社会向度上以和谐共生为基调,在人本向度上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遵循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民主理念,继承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和谐基调,恪守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人本主义。同...
关键词:马克思现代性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继承 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审视: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驱动路径
《创新》2025年第2期48-60,共13页陈仁山 李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意蕴与推进路径研究”(23BKS07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研究”(19BKS025)。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生产力的革新与发展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力量。文章深入剖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 科技 制度 人才 
契约要素视角下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反思
《创新》2025年第2期61-71,共11页孙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人权的新变化研究”(23YJA710037);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研究”(22JDSZK187)。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用户间形成了一种知识服务契约。从契约主体视角看,立足关系契约理论,人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形成的关系契约引发了正反两方面影响,其积极影响包括带来人机关系的融洽,驱动社会生态发生改变;消极影响包...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契约 知识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犯罪风险与刑事归责
《创新》2025年第2期72-84,共13页罗平 王德政 陈朝 
2021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人工智能时代自动驾驶汽车涉及的刑法问题研究”(21SFB4036)。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诸多刑法上的犯罪风险。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遵循“准备→运算→生成”的运行逻辑,每个运行阶段可能产生不同的犯罪风险。涉生成式人工智能犯罪在定性上较为复杂,亟待刑法理论层面作出回应...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提供者 使用者 注意义务 
赋能、挑战与纾解:数字技术嵌入高校课程思政“微缩课堂”的价值蕴含、风险挑战和发展路径
《创新》2025年第2期85-92,共8页赵晓刚 胡泽鹏 
数字技术嵌入高校课程思政“微缩课堂”,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范式的创新,提升思政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及实现数据驱动的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具有秉要执本的作用。随着数字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数字技术嵌入高校...
关键词:数字技术 课程思政 微缩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项目制-课赛融合”模式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研究
《创新》2025年第2期93-100,共8页蒋灵斌 邓张升 
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思创融合’辅导员领航工作室”。
“项目制—课赛融合”模式是基于实践性、协同性、应用性特征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旨在促进学科融合与实践教学,助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文章将项目制教学和“课赛融合”模式进行融合,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项目制—课...
关键词:项目制教学 “课赛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 
创新学术交流范式的历史逻辑及实践探索
《创新》2025年第2期101-109,共9页顾绍通 
文章考察了学术交流范式的历史演进和创新学术交流范式的历史逻辑,梳理了创新学术交流范式的实践发展,尝试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多人协作学术创新共同体,实现作者、读者、评议者多方参与协作的学术交流模式创新。文章探讨了开放协作...
关键词:学术交流范式 创新共同体 学术创新 科学发现优先权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澄明及其现实转向
《创新》2025年第2期110-118,共9页安朝国 董正有 
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贡献与世界意义研究”(2023JBGS02)。
落后国家如何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命题。围绕《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既有理论的思辨性又有现实的延展性,需要在运用文本阐释其现实的同时又运用现实激活其文本。具体而言...
关键词:跨越卡夫丁峡谷 文本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