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动态》

作品数:5289被引量:287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出版中国古代史中国史研究历史研究史学界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杨振红梁建国张学锋蔡春娟邹一清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钱陌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陈博威 程民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宋代汉文文献吐蕃词汇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AZS008)阶段成果。
钱陌制是中国古代金属货币流通领域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通常指以小于或等于一百文的金属货币充当一百文使用的计钱方式,随中国早期金属货币的广泛行用而出现。梳理其历史进度,可分为中古时期、宋金时期、清朝时期三个阶段,对应中国古代...
关键词:金属货币 货币流通 流通领域 宋金时期 货币政策 回顾与反思 清朝时期 中古时期 
中国古代乐户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张梦雨 
中国古代的“乐户”是注籍于官府、服务于官方礼乐活动或供统治阶层享乐的倡优。自北朝以降,统治者为服务于宫廷的倡优设立一专门户籍单独管理,以满足国家礼乐制度的需要和统治阶层的享乐需求,这种注籍于官府的倡优即为“乐户”。学术...
关键词:雍正年间 礼乐制度 乐户 注籍 回顾与前瞻 统治阶层 倡优 享乐 
中华文明创新性的思想义涵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刘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发展和内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3&ZD011)阶段性成果。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其中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是突出的连续性的重要支撑,也是辉煌灿烂的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日新月...
关键词:中华文明 连续性 创新性 政治制度史 五个突出 重要使命 统一性 理解把握 
大历史观下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政治治理的创新性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赵现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大历史观下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研究”(项目编号:23VLS001)阶段性成果。
历史唯物主义虽然主张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但同样也十分强调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辩证统一的立场,促使历史唯物主义在从大历史观审视历史进程时,一方面主张从物质性、社会性考察精神的起源,另一方面同样注重人的精神对于...
关键词:大历史观 主观能动作用 中国古代历史 辩证统一 民本思想 地缘政治 思想起源 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创新:隋唐中国的立国智慧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夏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唐代祠庙及相关石刻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AZS006)阶段性成果。
公元581至907年,是中国的隋唐时代,是继秦汉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第二次高峰。隋唐时代通过创新发展的制度建设路径,在秦汉魏晋南北朝积累的政治智慧的基础上,创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新的辉煌,又开启了宋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
关键词:隋唐时代 统一多民族国家 宋元明清 政治智慧 建设路径 创新 
能观全体,究其始终:经史融合视野下的蒙文通宋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54-66,共13页裴艾琳 
近代学术的现代化转型中,藉由传统思想资源发掘与域外学术工具引借,旧学问逐渐转向新学术,经学与史学亦在此变动之际地位易换(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2—341页)。
关键词:湖北人民出版社 近代学术 宋史研究 现代化转型 权势转移 蒙文通 融合视野 资源发掘 
深挖史料,全面推进——清代贵州绿营研究的反思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李钧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明清时期督抚治理贵州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GZZD03)阶段性成果。
绿营制度在清王朝典章制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对绿营制度的研究多以全国范围作为研究对象,然而对各省绿营的具体研究尚未充分展开。以贵州为例,目前学术界对贵州绿营涉及很少,贵州绿营是清...
关键词:典章制度 绿营 清王朝 薄弱环节 研究课题 贵州 
中国饮食史研究的概念、路径及议题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扁阳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时代的中国西部环境变化中人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2JJD770020);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帮扶基金“‘剑桥学派’与现当代英国历史地理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史学研究出现了两次较为显著的变化,一是新史学(社会史)取代传统史学(政治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主流,二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文化史取代新史学成为欧美史学界的新宠。虽然这两次变化各有其侧重点,但它们皆强调一...
关键词:日常生活史 史学领域 新史学 史学研究 政治史 传统史学 新文化史 饮食史 
辽河流域与中华文明进程前沿论坛概述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81-82,共2页徐昭峰 宋竹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辽海地区夏商周时期石构墓葬和青铜器视域下的多元文化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1VJXT009)阶段性成果。
2024年6月28—30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辽宁师范大学主办,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辽河流域与中华文明进程前沿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来自中国先秦史学会、科研院所、高校的百余位学者参与研讨。会议内容如下。一、辽河...
关键词:中国先秦史学会 红山文化 考古学文化 辽宁师范大学 动物纹 辽河流域 中华文明 历史文化学院 
纪念甲骨文发现1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5年第1期83-84,共2页王梦薇 
2024年7月26—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山东博物馆主办,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国历史研究院甲骨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南...
关键词:讨论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 甲骨学 协同攻关 山东省济南市 甲骨文 国际学术研讨会 创新平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