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学报》

作品数:480被引量:3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国际汉语学报》
主办单位: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文化研究所新侨研究院
最新期次:2019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语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方环海李如龙郑通涛黄建滨施春宏更多>>
发文机构: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代公文词语研究刍议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11-24,共14页张福通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唐代诏敕文书词语研究”(17YYC005).
唐代公文词语指产生及主要行用于唐代公文文献的词语。文章立足于唐代公文的现存情况、已有研究现状,指出公文词语的研究有利于断代语言研究和辞书编纂,对史学研究也有一定助力。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从词语考释、典制内涵与文献校勘等几...
关键词:唐代公文 词语 文言 
刘勋宁老师讲语法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233-240,共8页刘勋宁 
第五讲定语和形容词形容词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名词的修饰语。于是人们常常把修饰名词的成分当作形容词,由此引出种种困惑。下面以胡明扬主编(1996)关于形容词功能统计的原则和方法为例进行分析。原文共分9条。先看前3条(例句上的语法...
关键词:时间名词 修饰语 形容词 刘勋宁 
卷首语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1-4,共4页
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及"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落实,近年来,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数量逐年增长、海外孔子学院建设稳步发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教学...
关键词:激进构式语法 程度义 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汉语教育 介词框架 国际汉语教学 
《边画译》前言译介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197-219,共23页约瑟夫·哈盖尔 胡雨田(译) 方环海(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15BYY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介绍了哈盖尔的著作《边画译》。19世纪西方汉学研究进入了专业汉学阶段,在这个时期,欧洲本土学者对汉语和汉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哈盖尔也是其中之一。他于1801年发表的《边画译》是一本专门研究汉字的学术专著,该书分为两个部分,...
关键词:西方汉学 《边画译》 汉字 
泰籍高级华语学习者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以带“完”字结果补语为例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129-145,共17页陈玄恩 邱力璟 
本研究旨在探讨泰籍高级华语学习者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完"的偏误现象。研究采用对比分析及问卷调查法,归纳学生的偏误状况及原因,最后提出教学建议以供借鉴。28名泰籍学习者填写网络问卷的结果显示,结果补语"完"的答对率仅72.11%,显示高...
关键词:结果补语“完” 华语语法 泰语语法 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 语法教学 
海峡两岸介词框架“在X下”对比分析被引量:2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48-63,共16页刘吉力 
两岸"在X下"一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体现在X的结构类型和"在"的隐现与替换上,以X的结构类型差异为主;另一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融合,具体表现在大陆普通话出现一些谓词性X。两岸"在X下"差异的原因是普通话经过语言规范化,与早期现代汉语拉...
关键词:海峡两岸 “在X下” 对比 
从量级衍推看“才”“就”与句尾“了”的共现制约被引量:2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115-128,共14页陈佳宏 
本文分析了"才""就"在特定结构中与句尾"了"的共现制约现象。本文认为"了""才""就"都能触发量级衍推,句尾"了"不能与"才"共现的原因是两者限定的时间范围相反,前者是最小值,后者为最大值。由此衍推出的命题相反,前者是否定命题,后者是...
关键词:“才” “就” “了” 量级衍推 共现制约 焦点 
SC理论与动结式中“了”的生成和移动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100-114,共15页唐宽 
补语小句理论(SC理论)将动结式"了"看作是小句中"体投射"的中心词。本文结合结果补语小句理论的基本假设——动结式"了"是通过与补语小句谓语动词合并之后向前移动产生的"体"范畴,对动结式进行移动合并操作分析,认为伴随着"了"的移动,...
关键词:结果补语小句 动结式 “了” 
汉代训诂学中的“礼貌”功能释义——历史社会语用学探源被引量:1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25-47,共23页彭国跃 
古代中国社会崇尚礼仪,而当时的礼仪如何体现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中,古代训诂学家们对此又是如何把握和解释的,这些问题至今缺乏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考查。本文主要从历史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对汉代礼貌训诂的实际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在对训...
关键词:历史社会语用学 礼貌 含义 训诂学 汉代 
走向整合的语言科学被引量:1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191-196,共6页莫滕·克里斯琴森 尼克·蔡特 杨旭(译) 
一直以来,语法都被视为抽象的规则系统;所有语言都遵循普遍模式;我们天生具有"语言本能"。但是,一种新的范式正在兴起,它关注我们如何学习和使用语言,是对许多类似假设的颠覆。
关键词:语言科学 综合 现在或永不瓶颈 文化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