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作品数:572被引量:1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史学理论史学史研究史学中国古代史学史学史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周文玖瞿林东杨共乐汪高鑫陈涛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四有”好老师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2-8,共7页廖英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各民族血脉相连、不可分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命运共同体 党员教育 国民教育体系 宣传教育 常态化机制 民族复兴 教育培养 
师范类高校宣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浅谈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9-12,共4页胡小溪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并指出“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
关键词:师范类高校 党的十九大 集体学习 荣辱与共 共同体理念 形成共识 
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陈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 有效应对 风险挑战 实践与思考 原创性 长治久安 
李大钊《史学要论》的形成及其在民国史学界的传播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23-40,共18页胡湛 
《史学要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被奉为开山之作,这并非后来者的确认,而是主要基于它在民国史学界已经产生广泛且深刻的学术影响。《史学要论》撰写于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在正式出版之前,部分内容便以讲义、讲座的形式...
关键词:李大钊 《史学要论》 马克思主义史学 
国博藏李大钊《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讲义考述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41-63,共23页李静波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共早期领导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研究”(20BZS007)的阶段性成果。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率先在北京大学开设的“唯物史观”和“史学思想史”两门课程具有划时代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培养了大批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才,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
关键词:李大钊 《唯物史观》讲义 《史学思想史》讲义 北大史学 
李大钊1923年武汉讲学史实考述——附李大钊演讲记录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64-79,共16页周文玖 
朱希祖、李大钊1923年到武汉讲学的时间,《朱希祖等北大教授1923年到武汉讲学时间辨正》确定为1923年2月初,而不是11月;但对“绕道上海”拜谒孙中山是发生在去武汉时还是离开武汉后则没有涉及。本文从《钱玄同日记》及李大钊回忆中找到...
关键词:李大钊 武汉讲学 进步的历史观 
论《三国志》中的易学思想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83-95,共13页凌俊峰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永乐大典》易学典籍辑校与研究”(21VJXT010)的阶段性成果。
陈寿师从蜀汉硕儒谯周,深受《周易》学术沾溉。《三国志》的撰史旨趣与史学思想对《周易》颇多取鉴。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过程中多次引用《周易》为其立论,《三国志》的易学思想展现出变易思想、道德思想的内涵。陈寿借助《周易》变...
关键词:陈寿 《三国志》 易学 史学 
易学视野下的苏辙——兼谈其易学与史学的互动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96-110,共15页于子强 
两宋时期,易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苏辙嗣轨家学并与时代思潮相呼应,以其别具一格的易学解读融入了这一潮流。他以《易》为纽带,兼涉儒、道。其易学与史学的互动,以人的诉求为起点,论述社会法制、礼乐、道德、人心风俗的变革,并...
关键词:苏辙 易学 史学 
《史记·循吏传》撰人考辨——兼驳崔适“妄人伪托说”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113-126,共14页牛子晗 
崔适《史记探源》断言《循吏传》为“妄人伪托”。考《太史公自序》《汉书·司马迁传》,《循吏传》篇目、编次皆出于司马迁,且与今本合。《循吏传》所记人物事迹源自先秦、汉初文献,经司马迁整合、综括、选择、处理,重新书写入传。而且...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循吏传》 崔适《史记探源》 
宋代诸帝论史官修史、史学名著与“史才三长”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127-138,共12页操宇晴 
宋代皇帝大多关注史学活动,有的是一般关注,有的可以说是十分关注。这些关注,如关于史官的选择、史官修史的要求,关于史学名著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的关系,怎样看待刘知幾“史才三长”论等,有的反映了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有的则属于...
关键词:宋代皇帝 史官修史 史学名著 国家治理 史才三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