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北京)》

作品数:53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新史学(北京)》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0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清史编辑部佛教界清代医疗史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陈志武彭凯翔昝涛昝涛王见川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清史”的源与流被引量:1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2期-,共12页孙江 
"新清史"兴起于美国,到底属于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还是属于阿尔泰研究(Altaic Studies),鲜有人追究。如果"新清史"属于前者,堪称"旁枝",这是何炳棣(Ping-ti Ho)在与罗友枝(Evelyn S.Rawski)辩论中占据上风的原因。^(①)如果将"...
关键词:新清史 阿尔泰 何炳棣 源与流 汉学家 
文治化的日本江户时代与明清东亚的世界体系——兼质疑明治维新中心史观及国族历史叙述框架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2期-,共40页林少阳 
本文将从明末清初以来的前近代东亚角度,展示一个与常识略微有别的同时代日本与东亚其他国家的关系史宏观图景。本文将从一个长时段的视野,援引军事史、经济史、人口历史学等成果,尝试重新在东亚史的脉络中定位近代日本,尤其尝试重新审...
关键词:明治维新 东亚史 历史叙述 军事史 江户时期 长时段 叙述框架 文治 
非汉文材料所见清代内亚人群的北京观——对“承德内亚首都论”的批评与反思被引量:2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2期-,共90页钟焓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外清史学界开始流行一种貌似新颖时髦的观点,并渐渐影响到国内。这种观点强调在清朝或清帝国的统治区域内,实际上存在着不止一座都城,其中北京作为首都的意义和功能只适用于内地及汉人,而对于其他那些内陆亚洲民...
关键词:内陆亚洲 意义和功能 清帝国 批评与反思 承德 都城 首都 
再论水西君长国的承袭制度——兼论彝族的嫡长子观念被引量:1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2期-,共16页温春来 岳宗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帝国的建构与西南土著社会演变”(项目编号:11240-31910011)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众多地方性政权,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就已发现的事实,笔者曾用"西南国家传统"来予以概括。今天被界定为彝族的人群,曾建立过十多个君长国,其中,慕俄勾(■)君长国声名最著,影响最为深远。慕...
关键词:彝族 三国蜀汉 贵州乌江 鸭池河 嫡长子 司马迁 地方性 
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被引量:1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1期-,共1页
族群政治形态的流变与中国历史的近代转型被引量:6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2期-,共55页吴启讷 
近代转型,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惯常的认知是,"近代"的一些重要特征出现在15世纪后期的西欧,而西欧近代国家制度于资本主义成熟时期臻于完成。近代转型的标志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有着明确政治边界的国家,取...
关键词:近代转型 族群政治 中央集权 政治边界 边界模糊 中世纪 同质化 资本主义 
理性距离还是感性距离更影响双边贸易?——来自日本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证据被引量:1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1期-,共31页王贤彬 王明灿 郑莉萍 
感性距离与理性距离是影响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日本殖民扩张前后的主要贸易地区与贸易规模的显著差异,采用日本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样本数据,以是否曾经遭受日本殖民扩张影响为切入点,考察殖民前后的文化、制度、信任水平、宗教...
关键词:感性距离 理性距离 双边贸易 殖民扩张 
近代国家能力衰退与灾害赈济体系转型——基于1876~1879年光绪大旱灾的考察被引量:4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1期-,共30页李楠 张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贸易、疾病与经济发展:基于近代中国流行性鼠疫空间扩散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177307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商税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5ZDB037);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民国时期(1912~1937年)中国铁路产业经济思想研究:历史逻辑与理论检验”(项目编号:2020EJL001)对本文的资助支持
中国传统社会国家能力与灾害赈济一直是经济学家与政治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帝制晚期国家能力衰退,灾害赈济措施与效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导致了灾害赈济体系的近代化转型。本文以1876~1879年光绪大旱灾为例,利用府级数据考...
关键词:光绪旱灾 国家能力 荒政 灾害赈济体系 
“朱子授礼”新论——以社会网络分析为方法被引量:1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1期-,共31页杨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宋代四礼研究”(18FZS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家礼研究”(15BZS055);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重点课题“元明清以来浙学的嬗变”(19WH40044ZD-1Z)阶段性成果
"朱子授礼"是礼学史上的大事。以语录语类、往还书札为史料,可考朱熹弟子120人。其中,语录语类所载授礼弟子80人,呈现出多重角色(问者、录者、同录者、同学)、网状关系。该网络密度低、中心度高。以黄义刚、叶贺孙、陈淳、万人杰为核心...
关键词:朱熹 礼学 群体 网络 宋代 
首届中央研究院自然科学类与人文社会科学类院士(1948)家庭和教育背景对比分析
《新史学(北京)》2020年第1期-,共22页左右 
本文将1948年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评选出的81名院士分为自然科学类与人文社会科学类两组,采用计量研究方法,比较两类院士的家庭背景和求学经历,揭示西方现代科学进入中国后,不同类别的科学精英的成长特征,试图还原他们的成功历...
关键词:量化研究 中央研究院 院士 社会学 人才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