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遥感》

作品数:493被引量:147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自然资源遥感》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遥感遥感影像INSARTIN遥感监测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宫辉力邹滨李益敏贾明明陈蓓蓓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进展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1-7,共7页孙记红 魏合龙 苏国辉 陈宏文 刘京鹏 林文荣 王诏 张兆代 
崂山实验室山东省专项项目课题四“动态数字孪生深时环境模型”(编号:2022QNLM05032-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海洋地质数据更新与集成”(编号:DD20190214)、“海洋地质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编号:DD20221711)和“海洋地质海洋测绘信息系统建设及产品开发”(编号:DD20191008)共同资助。
随着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推进海洋地质调查模式的变革。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数字海洋地质工程结合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实际,建立了“地质云”、大数据、智能化“三位一体”的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框架,提出...
关键词:海洋地质 信息化 大数据 智能化 
基于3D-CAE的高光谱解混及小样本分类方法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8-14,共7页黄川 李雅琴 祁越然 魏晓燕 邵远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孟中缅印经济走廊公路网时空风险评估与归因”(编号:42061074)与“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红肉品质检测理论与技术”(编号:61906140)资助。
我国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展大区域地物分类应用提供了充分保障。然而,如何在小样本下充分利用高光谱自身的空谱信息实现高精度的分类成为挑战。该文通过构建3D卷积自编码网络,以混合像元分解物理约束对模型进行引导,从而实现...
关键词:深度学习 高光谱影像 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解混 
一种边界引导与跨尺度信息交互网络用于遥感影像水体提取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陈佳雪 肖东升 陈虹宇 
四川省区域创新合作项目“基于智能手机的城市地震应急建筑物内人口估计与精准定位方法及应用”(编号:23QYCX0053)资助。
准确的水体提取对水资源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遥感影像中,由于地物众多、环境复杂且不同水体可能具有不同形态、尺度及光谱特征,水体难免会与其他地物产生类内异质性及类间相似性。现有方法未充分探索边界线索...
关键词:水体提取 边界引导 跨尺度特征 遥感影像 语义分割 
结合NSCT变换和引导滤波的多光谱图像全色锐化算法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徐欣钰 李小军 盖钧飞 李轶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研究”(编号:41861055);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2019M653795);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编号:201806)共同资助。
遥感图像融合技术能够将两幅或多幅多源遥感图像信息进行互补、增强,使图像携带的信息更加准确和全面。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对遥感数字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有益于提取高分遥感图像细节,...
关键词: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引导滤波 遥感图像融合 全色锐化 
江西省南昌市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及其分区调控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王检萍 陈美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同经营主体的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相互影响机理及激励对策研究——以测土配方是非技术为例”(编号:71964016);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格网尺度下德兴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编号:GJJ210453)共同资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口流向大中城市的趋势导致地区人地矛盾剧增,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协调对于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该研究基于“三生”功能视角构建多目标适宜性评价模型,识别江西省南昌市“三生”适宜...
关键词:土地利用冲突 多目标适宜性 “三生”功能 分区调控 南昌市 
基于GRACE与InSAR数据地下水变化与地面沉降滞后性研究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122-130,共9页魏小强 杨国林 刘涛 邵明 马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重力和连续参考站的祁连山地区地壳非构造负荷垂直形变影响因素分解研究”(编号:41764001)、“灾害场景下应急地图需求一体化建模”(编号:42261076);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编号:201806);兰州交通大学天佑创新团队项目“灾害监测及应急制图”(编号:TY202001)共同资助。
河西地区地下水利用比重不断上升导致地下水位显著下降,引起了局部地区地面沉降。研究河西地区地下水变化与地面沉降滞后性对当地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RACE与GLDAS数据得到研究区2010—2017年地下水...
关键词:GRACE SBAS-InSAR PS-INSAR 地下水变化 地面沉降 滞后性 
基于BFAST改进模型的沱江流域NDVI变化趋势及驱动力分析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131-141,共11页钟旭珍 吴瑞娟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时序遥感数据时-空-谱预测模型构建的森林扰动监测研究”(编号:2023NSFSC0754);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22-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利用地理空间技术监测和评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编号:2018YFE0184300);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基于RS和GIS的沱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预测及修复对策研究”(编号:TJGZL2022-15);内江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沱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生态修复研究”(编号:2022YB17);内江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1TD01)共同资助。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有着重要指示。沱江流域是四川经济、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对该流域植被进行动态监测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对生态环境变化评估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
关键词:NDVI 非线性趋势 BFAST改进模型 OPGD 沱江流域 
Sentinel-1/2影像在兰州北山削山造地范围识别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142-151,共10页牛全福 雷姣姣 刘博 王浩 张瑞珍 王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生态工程驱动的甘肃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遥感监测与成效评估”(编号:42261069)资助。
城市空间发展易受地形所限,削山造地能克服土地资源稀缺,成为解决城市空间拓展最为直接的途径。该方法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获取削山造地范围信息,对区域生态环境科学评估和新城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GEE遥感云计算平台...
关键词:削山造地 Sentinel影像 多时相 变化监测 随机森林 
基于卫星遥感的秦山核电周边海域温度分布研究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石海岗 梁春利 薛庆 张恩 章新益 张建永 张春雷 程旭 
秦山核电温排水遥感测量项目(编号:QX3FY-21003481-000);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北平原中低温地热异常信息热红外遥感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134202D)共同资助。
以秦山核电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系列热红外遥感数据,研究秦山核电周边海域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结果与海上测温数据具有强相关性,反演结果可靠;秦山核电运行前,周边海域温度较为均匀,除自然增温外,无明显温度...
关键词:秦山核电 温排水 温度反演 遥感监测 潮汐 
基于SBAS InSAR技术的叙古高速沿线滑坡识别与监测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1期161-168,共8页杨辰 金源 邓飞 史绪国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云平台地质调查岩溶所节点运行维护与网络安全保障”(编号:DD20230720);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岩溶地质数据集成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编号:2021004)共同资助。
叙永—古蔺高速公路(叙古高速)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线路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其安全运营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因此,叙古高速沿线地质灾害的识别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
关键词:滑坡探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叙古高速 小基线数据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