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作品数:205被引量:1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主办单位: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莎士比亚弥尔顿文艺复兴中世纪中世纪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作者:杨林贵罗益民张炼郝田虎李伟民更多>>
发文机构: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东华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化视角下《麦克白》的包容性教学实践--比较视频分析的案例研究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59-72,共14页黄诗芸 吴亚蓉(译) 
《麦克白》中生动的意象与标志性事件非常适合进行全球改编,这些改编作品也成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基于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原则以及自编的开放获取的网络教材,笔者通过对表演视频和电影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在《麦克白》课堂上实现包容...
关键词:《麦克白》 全球化 改编 翻译 包容性教学 社会正义 
“新旧”:莎士比亚商籁中的巧智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73-90,共18页胡茂盛 
莎士比亚商籁中的巧智是理性判断与灵巧机智的综合体。莎士比亚商籁的发话人“我”对歌颂对象的赞美旷古绝今,其言说方式充满圆融自洽的逻辑思辨。同时,智巧的发话人通过文字游戏与平衡法则在新旧和古今之间自由巧妙地切换,借助“旧辞...
关键词:莎士比亚 商籁(十四行诗) 巧智 “旧辞赋新装” “真善美” 
阿尔伯蒂《论绘画》的版本与历史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93-105,共13页陆扬 
阿尔伯蒂《论绘画》被公认为西方艺术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绘画理论著作。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它的两大特色。《论绘画》通常被认为是阿尔伯蒂用拉丁语写成,然后自己译为意大利语。但罗马大学罗科·西尼斯加利提出,应是意大利语文本...
关键词:阿尔伯蒂 《论绘画》 西尼斯加利 历史画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超越诗学:论济慈诗文中弥尔顿自由派之形象--文本分析与解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106-128,共23页王威 
2021年辽宁省高等院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英国浪漫主义机体论研究”(项目编号:LJKR041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济慈诗歌和散文作品中弥尔顿自由派之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塑造手法。济慈主要通过将弥尔顿与历史中、同时代以及浪漫主义时代的自由派代表人物并置,指出其相似点,来达到形象构建的目的。弥尔顿的自由派形象虽然以诗歌和散...
关键词:济慈 弥尔顿 形象 自由派 文学接受 
奥古斯丁与彼特拉克自我叙事中的“时间”难题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129-145,共17页钟碧莉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彼特拉克作品中的现代自我探源与研究”(22CWW021)的阶段性成果。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乃西欧历史上“个体重构”(reconstructing individualism)的基底,它是“个体以回溯式结构来表达自我的范例”。其中,“当下”这个时间维度极为重要,它成为皈依后新“自我”得以回溯自身的叙事的立足点。然而,奥古...
关键词:彼特拉克 奥古斯丁 《登旺度山》 自我 叙事 时间 当下 
知识谱系与智识发展--16世纪英国插剧《四元素》的文化探析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146-160,共15页杨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22&ZD287)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十六世纪英国插剧的梳理与研究”(2024-ZDJH-564)的最终成果。
16世纪前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关键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早已席卷欧洲,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在东西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蓬勃发展,它不仅借鉴和尊崇古希腊罗马经典,而且积极发展本族语文...
关键词:英国插剧 《四元素》 约翰·拉斯泰尔 知识谱系 智识发展 
我与但丁:一个批评家的《神曲》之旅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163-190,共28页皮耶罗·博伊塔尼 
‘What Dante Means to Me’is the title of an essay by T.S.Eliot published in his To Criticize the Critic,originally a lecture he gave at the Italian Institute in London.I am,of course,no T.S.Eliot,but I have adopted h...
关键词:OWN ITALIAN 《神曲》 
乔叟、中世纪文学及世界文学--玛丽恩·特纳教授访谈录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191-202,共12页张炼 玛丽恩·特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乔叟在中国的阐释与重构研究”(21BWW046)的阶段性成果。
Zhang Lian:Professor Turner,thank you for accepting our invitation to talk with us on medieval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study in general.How did you become interested in medieval literature and devote decades to study ...
关键词:EVERYONE REALLY 特纳 
《早期现代英国和中国的札记式阅读与写作》序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戴维·斯科特·卡斯顿 唐婕(译) 
在1979年的一次电视采访中,玛丽·麦卡锡(Mary Mc Carthy)在谈到剧作家莉莲·赫尔曼(Lillian Hellman)时公然说道:“她写的每一个字都是谎言,包括‘和’(‘and’)和定冠词(‘the’)。”赫尔曼对麦卡锡提起了诽谤诉讼,索赔250万美元,但...
关键词:赫尔曼 麦卡锡 电视采访 书籍史 财务风险 阅读与写作 
万物如在镜中--“中世纪学术前沿丛书”(第一辑)导论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包慧怡 
当法国神学家、诗人里尔的阿兰(Alain de Lille,约1128—1202)或“岛屿阿兰努斯”(Alanus ab Insulis)在12世纪写下如上诗行之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欧洲中世纪盛期的时代精神。在以羊皮或牛皮手抄本为物质载体的中世纪文化语境中,万事万...
关键词:阿兰 诗行 所见即所得 时代精神 一幅画 学术前沿 手抄本 文化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