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俗

作品数:113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诸葛忆兵田伟冯秀娥左洪涛王彬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古俚俗语词“懊憹”考略
《语言研究》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方一新 王云路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古专类文献词汇研究——以道经、佛典、史书为中心”(20JJD740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词汇通史”(14ZDB093)。
中古(秦汉魏六朝隋)有“懊憹”一词,现今最权威的《汉语大词典》释义有缺漏,相关的中医词典甚或出现注音错误。根据早期用例、词义发展梳理其源流演变。从异文与形音义入手,考察其与“懊恼”之间的关系,补正古代诗文误用以及辞书存在的...
关键词:中古 懊憹 懊恼 烦闷不适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中“法博俚”故事的文体特征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38-55,共18页孙晓蕾 
Fabliau是乔叟《坎特伯雷故事》中最具特色、最为突出的文体之一,也是乔叟文学作品研究的必备知识,然而目前我们对该文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文术语,对其文体特征也缺乏了解,这无疑将妨碍我们深入讨论和解读乔叟以及中世纪欧洲文学作品...
关键词:法博俚 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 文体 章法 博弈 俚俗 
《聊斋俚曲》教化功能摭拾与释义
《黄河之声》2024年第13期26-29,共4页刘楠 张煜 
2023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聊斋俚曲〉教化功能摭拾与释义》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ZY03290015)。
《聊斋俚曲》通过塑造正义善良的人物形象、展现正义斗争、引导人心向善等方式,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强调正气与正义的重要性。同时,它也通过探讨人性善恶、揭示社会弊端、引领文化传承等方面,影响了后世文化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聊斋俚曲 俚俗音乐 音乐教化 
娴雅与俚俗——张路《观画图》中的意涵解读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7期114-116,共3页张亚抒 冯朝辉 
观画题材自宋有之,文玩墨戏、品古观画是历代文人士绅爱好的艺文雅事,亦是彰显观者文人素养、家世地位、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明代画家张路突破以往观画图中文人精英阶层属性的限制,表现下层民众的观画行为,又有别于明代仇英、清代徐扬...
关键词:张路 观画图 画家心理 雅俗 
雅俗之间——《红楼梦》图像中林黛玉形象的视觉修辞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3期229-248,共20页吴昊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大名著连环画、绘本创作与海外传播研究(1979—2019)”(项目编号:20YJA760103)阶段性成果。
在《红楼梦》主题绘画里,有一类以林黛玉形象为中心的创作,联系清代程甲本刊印后至20世纪中期这一时间段内的绣像、插画与延展想象后的工笔画、年画、月份牌画等图像,可以由此考察《红楼梦》主题绘画内部存在的类型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中...
关键词:红楼梦 图像隐喻 慕雅 俚俗 人物画 
从宫廷到民间:宋代绘画的公众转向渊源探究
《歌海》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苏晓洁 
在中国的绘画历史长河中,两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受当时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人物画家的绘画创作题材不再局限于上层贵族和宗教,而是将目光转向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表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俚俗题材作品层出不穷。一方面,士人群体...
关键词:宋代绘画 俚俗题材 宫廷画家 
以俚俗谐谑的风格演绎情爱缺失——通剧《瓦匠女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影剧新作》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倪金艳 
河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河北戏曲时事剧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HB22ZW002)的阶段性成果。
通剧《瓦匠女人》充分挖掘南通本地资源,以支撑南通“铁军”勇往直前的瓦匠女人群体为主角,演绎农村留守女性的喜怒哀乐,其乡土特征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其中,丑角行当的充分使用,成就了调笑与讽刺并存的喜剧效果。《瓦匠女人》在插科...
关键词:通剧《瓦匠女人》 丑角 谐谑 社会问题剧 
清代女子“七字唱”创评细考——以清说唱音乐“弹词”为例被引量:2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92-97,共6页杜伟 蒋方舟 
清朝弹词女作家的弹词作品多以叙事体为主,观其目的,只为寻得一“知音”赏识,然则却因篇幅过于冗长,难以适应书场说唱。这些文学作品并不主面向广大群众,故此种案头化的弹词不适宜搬于书场。《绘真记》曾言:“此书原非唱本,仅可供文士...
关键词:弹词 清代 说唱音乐 俚俗音乐 
湖南张家界方言熟语探析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5期27-33,共7页秦小媛 胡蓉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张家界熟语研究与自媒体传播”(项目编号:202110548026)。
熟语是语义、结构上定型的,使用上等同于词的短语或句子。张家界方言熟语非常丰富,有歇后语、谚语、惯用语等。其中歇后语有直陈型、谐音双关型、转义双关型;谚语有农用谚语、哲理谚语、常识谚语;惯用语有定中型、动宾型、其他型。艺术...
关键词:张家界方言 熟语 类型 形象性 俚俗性 辞格 文化内涵 
俚俗的棉花
《上海采风》2022年第3期93-93,95,共2页曹伟明 
有诗人说:"当洁白的棉花盛开到人间,人们可以拥抱云朵了."我喜欢棉花,是因为喜欢追求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棉花不仅温暖、柔和、宁静、飘逸,而且它的形象如天上的云朵,伴随着我下乡插队的枯燥生活.
关键词:俚俗 棉花 诗情画意 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