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观察》

作品数:3325被引量:36046H指数:88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农村观察》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农村农民农户农村经济乡镇企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罗必良苑鹏郑风田李周钟涨宝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乡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何以有效运行?——基于三种实践模式的探索性分析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2期3-25,共23页谢治菊 黄美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监测机制和帮扶路径研究”(编号:22&ZD19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比较明晰的组织架构、规范的运营机制、公平的分配模式等优势赋能乡村发展,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助力。本文以嵌入性理论为基础,从关系嵌入、规则嵌入、价值嵌入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组...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合股联营 强村公司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文化功能聚合”:乡村振兴中激发农民主体性的文化理路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2期103-125,共23页张剑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元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协作秩序建构研究”(编号:21ASH009)。
激发农民主体性是中国“三农”实践及其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乡土文化系统中,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动主体的协同实践。主体性作为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统一,是人类文化实践的产物。鉴于此,本文从主体性的文化生成逻辑出发,...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性 文化功能聚合 乡土文化 新内生发展 
“工作换福利”与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基于乡村公益性岗位政策的案例研究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2期126-146,共21页李飞 杨雯渊 吴国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欠发达地区妇女就业的减贫效应:基于扶贫车间的准实验研究”(编号:72103063);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大项目“湖南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研究”(编号:XSP24NYTO2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相对贫困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2&ZD059)。
本文研究了乡村公益性岗位政策实施的内生发展动力效应及其蕴含的“工作换福利”理念。首先,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劳动参与-心理需求满足-动机转换-行为结果”的分析框架。其次,通过分析乡村公益性岗位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就业对象...
关键词:“工作换福利” 乡村公益性岗位政策 内生发展动力 福利依赖 就业帮扶 
网络联结与在地发展:乡村直播中生产要素与商品的流动效应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2期147-168,共22页吴雨妹 李东晓 
伴随直播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以“直播带货”为主营业务的乡村相关产业不断涌现,并形成产业集聚。这一过程促进了信息、人员、资金等要素和商品的系统性流动,强化了乡村与外部社会的联结。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结合社会学中的“网络社...
关键词:要素流动 直播村 直播平台 网络联结 乡村发展 
公共性建构:乡村文化治理先行的实现逻辑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3-20,共18页季乃礼 尹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传统治理视角下的当代基层治理问题研究”(编号:20Bzz029)。
文化治理主张治理内容与治理工具的统一。由行政思维或经济思维主导的乡村文化治理往往侧重于文化治理的内容或工具的单一维度,难以真正融入乡村文化生态。为实现乡村文化治理先行,以文化引领并整合乡村治理资源,需要从乡村文化自身的...
关键词:文化治理 公共性 “文化先行官” 乡村振兴 
从集权走向赋权:乡村简约治理的形态变迁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125-144,共20页杜永康 张新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编号:23ZD141)。
中国乡村社会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简约治理的内核,但其外在形态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实现了从“集权”到“赋权”的转换。本文从“国家-社会”视角出发,探究乡村简约治理形态嬗变的背景、机理和特征,研究发现:现代性力量的冲击削弱了熟人...
关键词:简约治理 科层治理 集权 赋权 乡村治理现代化 
重塑认同:积分制何以推进乡村治理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145-163,共19页王印红 丁慕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纵向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包联制研究”(编号:24AZZ005);中国海洋大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新篇章研究专项”;中国海洋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专项(编号:ZX2024005)。
积分制作为一项优化基层治理、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创造性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本文基于共同体理论,构建了“重塑认同”的四维分析框架,以山东省昌乐县庵上湖村的积分制实践为案例,探究积分制何以通过重建乡村共同体推进乡村...
关键词:积分制 乡村共同体 乡村治理 
集群式治理:乡村产业集群再发展的实践逻辑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59-78,共20页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村社区治理创新问题研究”(编号:22&ZD1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发展产业集群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式,但其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以集群式治理为核心概念,构建“主体互动-空间调控-赋能集体-聚集创新”的分析框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郭家坝镇脐橙产业集群发展为案例,详细阐述该镇以“四季...
关键词:产业集群 集群再发展 集群式治理 集聚效应 政府 
权变型乡土社会网络与乡村产业集聚发展锁定——基于福建省白沙村紫菜产业“农贸模式”的案例研究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79-97,共19页林雪霏 陈昭霖 郑慧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组织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编号:21&ZD1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村产业集聚是小农户在对接大市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福建省白沙村紫菜产业以农贸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低端经营样态,探讨乡土社会网络与乡村产业集聚发展锁...
关键词:乡土社会网络 乡村产业集聚 农贸市场 发展锁定 
乡村数字治理与农村集体行动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98-121,共24页张岳 张博 易福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普惠目标与安全目标兼容性的影响与优化策略研究”(编号:72303056);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赋能河北省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路径与策略研究”(编号:BJS2024088);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乡村数字治理对农民收入水平与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编号:HBU2024SS045)的资助。
提升集体行动水平是摆脱公共事物治理困境的关键。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是乡村数字治理的重要维度,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考察数字治理平台建设对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参...
关键词:集体行动 公共事物治理 数字治理平台 数字接入能力 数字应用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