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作品数:1225被引量:160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叶文宪阮堂明凌郁之金红高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骈文组诗文化昆曲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深《周礼》著作辨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21-128,共8页袁晶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代礼学思想研究”(23BZX034)。
陈深作为明代中后期知名学者,编著、刊刻的书籍数量繁多。传世题名陈深的《周礼》文献共有四种,本文依次辨析其真伪和文本来源,探究陈深《周礼》学价值。《周礼训隽》虽是陈深编纂,但内容完全基于对何乔新《周礼集注》的删节,陈氏本人...
关键词:陈深 《周礼训隽》 《周礼集注》 “《周礼》不缺” 
文明1(civilized)、文明2(civilization)、文明3(civitas)——论“文明”一词的三种不同含义
《许昌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7-65,共9页叶文宪 
学术界对于“什么是文明”存有争议的原因,是把文明(civilized)、文明社会(civilization)和国家(civitas)三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造成的。“文明1”大致相当于英语civilized(文明的)。文化是人群的生活方式,但是不仅彬彬有礼、琴棋书画...
关键词:文明1(civilized) 文明2(civilization) 文明3(civitas) 
试论上原专禄世界史理论的创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66-172,216,共8页李超 徐新博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维视角下的日本现代化专题研究”(22JJD770040)。
上原专禄是战后日本世界史理论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他试图通过创建世界史理论以树立日本国民的“主体地位”,从而解决战后日本所谓“民族独立”的国际地位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上原世界史理论的创建,某种意义上也是战后日本基...
关键词:上原专禄 世界史理论 历史认识论 战后日本 
高校人文基础学科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方案与策略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62-167,共6页李超 
教育部2020年度“双万计划”项目“苏州科技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历史学(师范)专业建设”(项目编号:教高厅函〔2021〕7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采取该模式的课程教改探索实践成为许多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设计基于混合式教学“六阶段”的教学方案,要充分认识该模式的性质和特征,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人文基础学科 线上课程平台 “六阶段”方案 
论前国家阶段的文明与不文明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222-222,共1页叶文宪 
摩尔根把继野蛮时代之后、高于野蛮时代的社会阶段称为civilization,被译成“文明社会”。恩格斯认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一些学者把这句话理解为一旦建立国家就意味着进人了文明社会,把“国家”等同于“文明社会”,把“国家起源...
关键词:文明起源 野蛮时代 摩尔根 恩格斯 
论前国家阶段的文明与不文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72-80,共9页叶文宪 
摩尔根把继野蛮时代之后、高于野蛮时代的社会阶段称为civilization,被译成“文明社会”。恩格斯认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一些学者把这句话理解为一旦建立国家就意味着进入了文明社会,把“国家”等同于“文明社会”,把“国家起源...
关键词:国家 文明社会 文明 
高校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国际关系史》课程为例被引量:3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45-50,共6页李超 
苏州科技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教高厅函[2021]7号)
翻转课堂融入以SPOC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经过课前课中组织活动及实施方案的巧妙设计,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加有效达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国际关系史》课程运用了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赋予其自主...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翻转课堂 线上线下教学 《国际关系史》课程 
文明起源问题的哲学观照
《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86-91,共6页叶文宪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在探讨文明起源的问题,但是在以史学理论诠释考古遗存和以考古遗存证实文献记载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分歧。从表面上看是双方缺乏共同的话语体系,但是实质上无论考古学家还是历史学家都面对着共同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文明 国家 起源 哲学观照 假说 
从“族天下”到“家天下”——先秦公私观念的历史考察
《求索》2021年第6期89-95,共7页沈骅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秦汉农民身份演变的历史考察”(项目编号:15AZS008)。
对先秦时期公私观的考察应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西周时期的"公",主要是确切的人指或物指,引申义为共有,与之相对应的是"族天下"的社会现实。春秋时期的"公""私"所指代的对象主要是各国国君和国内的卿大夫,双方的冲突也称为"公室"与...
关键词:公私 先秦 族天下 家天下 
宪法视域下天皇与日本国体的关系被引量:2
《日本问题研究》2021年第5期27-37,共11页李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制宪权视角下象征天皇制与神权天皇制间的断裂与连续研究”(18CSS02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战后琉球法律地位研究”(18CGJ027)。
虽然日本国体在二战前后呈现的内涵迥然不同,但从天皇在宪法体制中的地位及作用均能够得以体现。二战前,日本国体作为法政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确立的法理依据及内涵,集中体现为明治宪法有关天皇总揽国家统治权等神权地位相关条款。二...
关键词:天皇 日本国体 明治宪法 战后宪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