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作品数:691被引量:119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唐相龙连华黄跃昊王立新柴宗刚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传统村落乡村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策略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5年第10期41-43,共3页张田田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国土空间体系改革双重背景下,本文以村庄规划发展演进为突破点,从规划体系转变和乡村振兴战略两个方向,探究主导产业为第一产业的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思路。选取庆城县齐沟门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ARCGIS软...
关键词:乡村振兴 空间规划体系改革 集聚提升类村庄 发展策略 
地标性建筑影响力与可达性的相关性分析--以兰州市为例
《科技和产业》2025年第7期50-57,共8页龚佳敏 杨民安 
甘肃省教育厅“双一流”科研重点项目(GSSYLXM-04);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YB058);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2020B-113)。
针对兰州市地标性建筑影响力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目的在于研究地标性建筑影响力与其交通属性以及景观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城市活力作为地标性建筑影响力指标,以交通可达性代表地标性建筑交通属性,以人口热力数据代表地标性建筑景观吸引力...
关键词:地标性建筑 交通可达性 城市活力 空间自相关 
绿洲型城市空间基因的生成机制与表达路径研究——以敦煌市沙州城区为例
《南方建筑》2025年第4期79-88,共10页庞开拓 唐相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68040):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主导的西北新兴工业城市转型路径分异与规划范型时空响应(1949-2019)。
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产生千城一面、文脉割裂等诸多建设性破坏问题。空间基因是城市地域特色的抽象表达,是影响城市形态和布局的关键因素,与生物遗传基因类似,具有一脉相承特性。建立城市空间基因构成与分析框架,以敦煌市沙州城区为例,...
关键词:空间基因 空间布局 生成 表达 绿洲型城市 敦煌沙州城区 
西安市生态韧性与土地利用强度时空关系
《环境科学》2025年第4期2463-2474,共12页张博文 唐相龙 崔婕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68040)。
研究生态韧性与土地利用强度的时空关系,对于解决城市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基于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这3个维度构建生态韧性评价体系,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生态弹性、景观稳定性和土地利用强度...
关键词:生态韧性 土地利用强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景观稳定性 时空关系 西安市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阳泉市旅游业转型及新发展格局研究
《科技和产业》2025年第7期302-310,共9页裴鑫航 王一婷 
选择山西省阳泉市,设置路网密度、道路服务指数和交通可达性3个评价指标,运用ArcGIS 10.8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运用道路缓冲分析法与旅游资源丰富度指数,评价阳泉市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与未来实现可能性,并分析阳泉市新发展格局实现路径...
关键词:交通可达性 阳泉市 发展转型 乡村振兴 新发展格局 
基于改进型遥感指数高寒山地县域生态环境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4期55-63,共9页朱旭东 谢晓玲 
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专项项目(24JRZA101)。
利用2013-2022年Landsat遥感影像,引入山地植被指数(NDMVI)和综合盐度指标(CSI),构建改进型生态环境评价模型(ERSEI),采用了地理探测器、Sen-MK趋势检验、Hurst指数等方法,对肃南县生态环境进行了动态监测与评价,为祁连山区的保护和县...
关键词: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地理探测器 高寒山地县域 
西方理想城市理念对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启发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年第4期33-35,共3页王冶舟 
理想城市的思想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以理想城市思想作为切入点,将西方不同时期提出的理想城市思想进行梳理,总结出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特点,分析其内在原因。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理想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 比较分析 人文主义 
兰州都市圈土地利用时空演化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年第4期111-113,共3页贺琨 
对土地变化规律的掌握是科学规划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基础,有利于促进都市圈的协调发展。以兰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兰州都市圈20年来的土地利用格局、土地利用速率、转移矩阵开展研究,揭示兰州都市圈土地利用变化特...
关键词:土地利用 时空格局演变 兰州都市圈 
传统村落街巷格局与记忆场所关联性研究——以兰州河口古镇为例
《重庆建筑》2025年第3期22-26,共5页郭瑞艺 
甘肃省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专项资助(项目编号:24JRZA098)。
传统村落作为地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记忆场所具有存量大、价值高的显著特征。然而,当前传统村落面临同质化发展趋势,村民集体记忆逐渐消逝,对村落记忆场所的认知与认同诉求日益凸显。以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
关键词:传统村落 记忆场所 文化遗产 街巷格局 
关联性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保护发展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重庆建筑》2025年第3期27-30,共4页裴高妍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专项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4JRZA098)。
以陇南市28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关联、历史关联和文化关联视角,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剖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提出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陇南市传统村落呈凝聚分布态势,主要集中于东北和西南地...
关键词:关联性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整体性保护 保护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