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文学院

作品数:2618被引量:270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志清刘成才张祝平胡斌连登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楚辞诗歌文学意象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姚鼐诗歌意气相御说及活法论
《保定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55-64,共10页孟毅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关联数据的古代辞书知识组织与应用研究”(21BTQ094)。
姚鼐承祧前人雅洁与神气论,梳理意、气关系,提出诗歌意气相御之说。他主张意高辞雅,注重内蕴之气,提倡内圣外王,强调高尚的人品气节。其创作与批评均重蓬勃诗气,常以古文起承转合的气脉入诗,亦以“承”“收”“以上”“以下”“首尾”...
关键词:姚鼐 意气相御 活法论 模拟 
“屈原戏”剧目谱系的审美意识形态考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4-72,共9页郭丰涛 
对于屈原作品流露的“怨情”及其投江的悲剧结局,古今“屈原戏”采取不同的改造路径。古代剧作家在屈原投江后增设“神仙化”情节,消解屈原投江的悲剧能量,将个体怨情融于君贤臣忠的儒家伦理秩序,符合“大团圆”的审美传统以及“怨而不...
关键词:屈原戏 剧目谱系 戏剧功能化 审美意识形态 
当代青年社交的矛盾性特征及其消解
《河北学刊》2025年第2期206-215,共10页卢晓雯 
2022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的重要论述研究”(22XWA001);2024年度南通大学人文社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青年在场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研究”(24WB012)。
当前,青年社交问题日益成为社会转型和变迁过程中的普通问题。在社交媒介与现实世界的日常观照下,青年的社会交往呈现出矛盾性、复杂性的特征:在社交环境方面,呈现出虚拟与现实并存;在社交时间向度方面,呈现出加速与减速并存;在社交关...
关键词:青年 矛盾性 数字化 社交需求 社会加速 
“单身”的词类概说
《汉字文化》2025年第5期11-15,共5页陈家轩 
南通大学文学院“攀登计划”1期工程“学C类”成果。
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都是汉语语言学界重点关心的问题,学界也多次进行过激烈讨论。文章首先成功从“单身”这一词形分离出同形同音异义词的“单身^(1)”和“单身^(2)”,再从“词类的语法功能表现为范畴化”的观点出发,运用袁毓林的《汉...
关键词:单身 词类 范畴化 
沈从文集外诗文三篇及其他
《中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197-204,212,共9页胡斌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2SJZD13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ZWD004)。
新发现沈从文集外诗文三篇:杂文《谈统制》《笔和文化》及诗歌《给不会爱人的人儿》。杂文《谈统制》和《笔和文化》透露出沈从文对彼时国家命运、文化前途的担忧,表现了作家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承担;诗歌《给不会爱人的人儿》是沈从文20世...
关键词:沈从文 集外诗文 《谈统制》 《给不会爱人的人儿》 《笔和文化》 《民国日报》 
刘禹锡民俗诗新论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14-118,128,共6页孟毅苗 郑真先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魏晋南北朝幕府与文学研究”(19SJA16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魏六朝幕府与文学研究”(20YJC751054)。
刘禹锡长期谪居朗州、连州、夔州等地,创作了大量的民俗诗。这些诗歌真实书写了颇具地域色彩的民俗风情,生动再现了贬谪之地畲田烧山等原始野蛮的农作方式、采菱淘金等艰险辛劳的生产模式以及踏歌狂舞等自由奔放的婚恋习俗。诗中所体现...
关键词:刘禹锡 民俗诗 民间信仰 荆楚文化 巴蜀文化 
论乾嘉学者的学术异趣与姚鼐兼容汉、史的取向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22-27,共6页孟毅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关联数据的古代辞书知识组织与应用研究”(21BTQ094)。
清代乾嘉学者在义理、考据与辞章兼济相善的学术共识下,亦存在相异其趣的学术理论取向,比如戴震重考据轻义理,章学诚力倡以史学统摄,翁方纲主张以考据修正义理、介入辞章。鉴于乾嘉学风之偏颇,姚鼐提出并践行三端合一的治学路径,以考据...
关键词:乾嘉学风 汉宋之争 姚鼐 
李白潇湘诗歌的存在方式与情感内蕴
《汉字文化》2025年第3期58-60,共3页高鹏 
李白作品中由“独立式”与“组合式”意象构成的潇湘诗歌,其内蕴情感可分为忧情、闲逸与两种情感的交织,展现湖湘贬谪文化因素与李白自由个性与潇湘山水情怀融合的完美统一,反映了李白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出世入世之间复杂的心理矛盾。李...
关键词:李白 潇湘 诗歌 存在方式 情感 
“继承、演变、对话”:论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互文性”思想
《汉字文化》2025年第4期116-118,共3页鲁琳 
2024年南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中国叙事学视域下明清小说评点互文性研究”(编号:202410304002Z)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叙事学理论研究中,明清小说评点中的“互文性”思想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为研究对象,从评点者对小说与其他历史文本建立的联系、小说母题嬗变的品析和小说文本创作的个性化渗透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聊斋志异》 冯镇峦 互文性 中国叙事学 
写同题材习作,实现看得见的成长——以“写石榴”习作为例
《七彩语文》2025年第8期30-32,共3页冒顾熙 
教育即生长。在写同题材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师生合作体验,优化习作指导,搭建学习支架,更好地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同题材习作 活动情境 合作体验 搭建支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