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学院学生工作部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关爱义务教育阶段高校优势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更多>>
发文期刊:《继续教育研究》《绥化学院学报》《黑龙江高教研究》《商业经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大学生志愿服务刍议——以义务教育阶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被引量:9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11期131-134,共4页刘晓霞 隋建华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热点问题)项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探索"(编号:1252 Rd02)
关爱教育是建立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动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多维监测机制的有效路径。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年龄接近、容易沟通交流的优势,通过志愿行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和家长老师通力协作...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 志愿服务 义务教育 关爱 留守儿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反思——以绥化学院为例
《商业经济》2012年第21期14-15,24,共3页隋建华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工作专项):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1155xs313);绥化学院2011年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成果(LL201107)
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能力的培养弱化,教育内容和方式缺乏时代性等,其成因则出自于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市场化背景下的趋利性及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本身的不完善。新建...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现状反思 
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探讨被引量:9
《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28-30,共3页佟延春 隋建华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群体人数的增加和问题的突显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目前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和高校没有形成关爱的合力,或者说联系不紧密。文章以绥化学院为例,探讨发挥地方高...
关键词:地方高校 留守儿童 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思考——以绥化学院实践教育改革为例被引量:1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佟延春 
文章从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困境入手,试图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环节中,探究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案,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以此为基点,探索一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 
多元化趋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荣辱观构建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61-162,共2页刘晓霞 
高校开展诚信荣辱观教育要弘扬美德、创新内涵,加强养成教育,拓展教化渠道,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和行为基础。
关键词:诚信 荣辱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