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学院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作品数:31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孙树文袁东升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主题:省察万物一体生态文明学政特质更多>>
发文期刊:《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魅力中国》《王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阳明“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学说的关系
《王学研究》2016年第2期19-27,共9页赵平略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说虽然提出的时间相隔五年之久,二者提出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二者的内涵并无实质的区别。知行合一与致良知都是要人们体认自己的本心,并按自己的本心做事。提出良知学说以后,王阳明较少谈知行合一,但从二者...
关键词:知行合一 致良知 关系 
明代黔中王学思想的两大特质
《王学研究》2016年第1期161-173,共13页陆永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黔中王学外王化研究”(项目编号:12CZX0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2XJC720001);孔学堂2015年研究项目“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kxtyb201504)阶段性研究成果
黔中王学思想之"心统学政"的理论特质和"重行致用"的实践特质是黔中王学自身学术品质和思想发展与具体的时代、地域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内在理论演化的必然性和外在语境促成的偶然性。"心统学政"以本心为本体依据,以致良知为心...
关键词:黔中王学 心统学政 重行致用 特质 
邹元标实心本体论的建构及其价值省察被引量:1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49-58,共10页陆永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黔中王学外王化研究"(项目编号:12CZX0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2XJC720001);孔学堂2015年研究项目:"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项目编号:kxtyb201504);贵州省教育厅基地项目:"明代黔中王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5JD098)阶段性成果
"识仁"、"透性"、"释空"是邹元标建构其实心本体论的三个重要途径,其中"识仁"、"透性"分别从功夫向度和实践向度对本体论进行正向建构,"释空"则对本体论进行反向建构。在此建构的过程中,心体的仁本内涵和实践性特质得以凸显,这一方面体...
关键词:邹元标 实心本体论 识仁 透性 释空 价值 
对话与争鸣:中国哲学与时代文化——第三届知行论坛暨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综论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47-50,共4页陆永胜 
2015年9月18日上午,中国·贵阳第三届知行论坛暨"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学院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贵阳学院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贵州省阳明学会共同举办。参加会议...
关键词:中国哲学 贵阳学院 阳明学 时代文化 传统文化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 文化研究中心 知行 南京大学 江西 
王阳明“以心解佛”及其诠释学省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3-52,共10页陆永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代黔中王学外王化研究"(12CZX0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项目"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12XJC720001);贵州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王阳明的审美世界"(11GZQN30);孔学堂2015年研究项目"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kxtyb201504)
学术界对阳明心学与佛教的关系探究已久,综其观点大致有二:内在义理判教即摄佛说和外在态度判教即斥佛说。但立足于阳明的心学立场,其"以心解佛"为我们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儒佛关系的认知图式。王阳明对佛教本体的肯定式诠释、对佛教...
关键词:王阳明 以心解佛 诠释 佛教图式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构建方法被引量:2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30-34,共5页赵平略 
为了构建自己的"知行合一"学说,王阳明用了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但王阳明在使用下定义的方法时,总是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且并不严密。运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方法时则常常利用一字多义的特点,偷换了概念。王阳明对于"知行合...
关键词:王阳明 知行合一 构建方法 
心·学·政——黔中王学治理思想及其特质被引量:3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78-83,190,共6页陆永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黔中王学外王化研究"(12CZX0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12XJC720001)
"心""学""政"是黔中王学治理思想的三个重要内核。"心统学政"是其思想和实践的内在维度,这一内在维度体现为"心"在"学"和"政"的领域的落实。在理论层面呈现出"心学合一"和"心政合一"两个维度的理论建构,在实践层面则呈现出"心学"和"心政...
关键词:黔中王学 治理思想 心统学政 心学 心政 
《南赣乡约》社会治理思想的得与失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3-16,共4页赵平略 
王阳明《南赣乡约》一文设计了乡约这个基层自治组织形式。王阳明以他对基层社会的深刻了解,对乡村社会不同层次、不同情况的人规定了不同的礼法责任,对乡村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弊病进行了针对性的诊治,并将主要责任落实到约长等士绅阶...
关键词:南赣乡约 社会治理 自由 得失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与群众路线被引量:1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0-23,共4页赵平略 
贵阳学院阳明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成果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认为,道德原理和道德规则源自于人的本质需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求为民,务实,清廉,这与王阳明的良知说有着高度的契合。为民,既是群众路线的本质需要,也是领导干部的良知;务实,既是群众路线的技术路径,也是领导干部致...
关键词:王阳明 致良知 群众路线 
论社会和谐的主观性基础——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社会文化意义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4,共4页孙树文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0XKS0012);贵阳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阶段性成果
实现社会和谐需要一定的主观基础。意识形态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真实"的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价值内化是多元社会思潮的整合基础。在当代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助于...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 主观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文化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