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作品数:71被引量:9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唐明贵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论语《论语》理学研究生学术道德伦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瀷《论语疾书》对朱子学的继承与开拓
《国际儒学论丛》2022年第2期62-74,共13页唐明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VGQ01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论语》学研究”(16ZDA1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为朝鲜王朝著名实学思想家的李瀷,在其《论语疾书》中,对朱子学既有继承也有开拓。一方面,他对朱子之学采取了扬弃的态度,不唯朱注马首是瞻,这反映了李氏实事求是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实学,注重考据、自得和经世致用,在朝鲜儒学...
关键词:李瀷 《论语疾书》 朱子学 
张载理学体系探究——以《正蒙》为中心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2-120,共9页李腾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YJC720010):“三礼”学与张载理学体系的建构研究;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青年基金项目(321052015):张载《正蒙》思想研究;聊城大学科研基金平台项目(321021908):张载《四书》新解与理学体系的建构。
汉语学界对于张载的研究,长期处于两种框架之下,一是程朱理学的“理气论”,这种观点试图将“太虚”概念与“理”对扬,进而将“太虚”理解为形而上之理;二是受西方哲学影响,将本体与现象这一框架运用于张载哲学,或将太虚理解为“太虚神体...
关键词:张载 《正蒙》 体系 太虚 天地 人物 
论张载理学体系中的“言象意”关系被引量:1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42-47,共6页陈辉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三礼学”与张载理学体系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YJC720010);聊城大学科研基金平台专项项目:《四书》心性理论研究(项目编号:321182005)。
“言象意”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张载儒家气学的进路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读方式。他认为“意”指的是形而上者的“神-化”,神与化是气运行化生万物的两种根源,无所不在而又无形无相,不可用感官去经验,而只能靠...
关键词:张载 言象意 神化 可言之象  
康有为与儒家新经典体系的建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25-33,共9页唐明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有为《春秋》新解与儒学的创新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BZX070)。
身处近代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康有为,既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了欧风美雨的吹拂浸染。为纾解国难民瘼,他在对传统经典体系予以梳理和厘正的基础上,以《春秋》为核心,以《中庸》《论语》《孟子》《礼运》为主体,构筑起了一套以“三...
关键词:康有为 《春秋》 西学 新经典 
《论语》在明代政治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儒学论丛》2020年第1期172-195,331,共25页唐明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论语》学研究(16AZX0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由于明朝政府重视儒学,所以作为儒学核心经典的《论语》便与明代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政治生活和教育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不仅君主理政、臣下言政引用《论语》,而且在中朝交往中对朝赐书中也包括《论语》;另一方面,《论语...
关键词:论语 明代 政治 教育 
《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析论
《文教资料》2019年第30期65-66,28,共3页唐明贵 
清代是中国古代研究《论语》的鼎盛期,不仅注家众多,而且名家辈出,学界研究方兴未艾,《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更是其中的扛鼎之作,创新之处多有。从文化地理学视角探究"论语学"是该书的一大创新;从学派《论语》诠释的综合特点...
关键词:清代 地域学派 “论语学” 诠释 
试论罗汝芳对《论语》的易学解读被引量:4
《周易研究》2019年第4期59-65,94,共8页唐明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论语》学研究”(16AZX010)
作为泰州学派的传人,罗汝芳在《论语》诠释过程中,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两个层面展开了对《论语》经文的重新释读,他以《易》之'生生'释'仁',以《易》之'生生之理'释'学而时习之',以《易》之'复''生'释'克己复礼',将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
关键词:罗汝芳 易经 论语 诠释 
统合理学与心学的《论语学案》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11-19,共9页唐明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代<论语>学研究"(16AZX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论语>学研究"(16ZDA108)阶段性成果
为了扭转明末学风之弊,刘宗周在《论语学案》中,一方面袭用和辩驳朱学,不仅直接引用朱注,而且承沿"理一分殊""存天理,灭人欲"以及"主敬"等理学思想;不仅批驳朱子的经文解释,而且也质疑其诸如"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等主张。另一方面承...
关键词:刘宗周 理学 心学 《论语学案》 
李贽《论语评》的诠释特色被引量:2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9-25,共7页唐明贵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论语>学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8)阶段性成果
李贽学承泰州学派,受其影响,在《论语》诠释中,他极具创新之能事,一方面,极力将孔子世俗化、平民化,重塑孔子形象;另一方面,运用了"评点"的新诠解方式,将儒家经典解释平民化。在诠释过程中,他援引佛道用语和思想解释《论语》,驳正宋儒...
关键词:李贽 论语评 注释 特色 
“孔颜乐处”与当代教师的价值追求
《新校园(文化大观)》2018年第12期8-9,共2页郝金金 唐明贵 
“孔颜乐处”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提出以后,一直是千百年来历代儒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其实“孔颜乐处”不仅仅是一个人生态度的问题,它更多的是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的问题,是内在自我的真正满足和快乐。这种精神境界对于当代教师来说具有...
关键词:“孔颜乐处” 价值 教师 当代 精神境界 人生态度 人生理想 内在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