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

作品数:28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程海亮温波王宝琳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范仲淹蒋介石新生活运动党的建设意蕴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理论探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台州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忧乐观核心之我见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20-24,共5页牟永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09BZX03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忧乐观蕴藏着千余年来儒者坚守的担当精神、进取精神、超前精神、整体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忧乐观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先忧后乐”,亦可以解读为“以天下为己任”。“...
关键词:范仲淹 忧乐观 核心 
孟子忧乐观刍议被引量:1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17-22,共6页牟永生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项目(14ZXB002)
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幼年命运不济,历经社会底层的贫困和煎熬,青年时带门徒游历各国,竭力推介自己的仁政思想。他见战争不断,尸横遍野,便慨然誓言"舍我其谁也?"游说失败后,孟子退居讲学,和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关键词:孟子 忧乐观 内容 
范仲淹忧乐观探源
《台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26-30,共5页牟永生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项目"儒家忧乐观与中国梦研究"(14ZXB002)之阶段性成果
范仲淹忧乐观主要体现在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上。这一忧乐观不但是隋唐时期忧乐观的集成与升华,也是对儒道佛三教忧乐观的合理继承与发展。易言之,仲淹忧乐观具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然概而言之,又主...
关键词:范仲淹 忧乐观 渊源 
试论惠能的心性价值观
《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36-41,共6页牟永生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项目"儒家忧乐观与中国梦研究"(项目编号:14ZXB002)
《坛经》开宗明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统观惠能的禅学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惠能的禅学体系主要集中体现在其明心见性的心性观,而心性观又集中体现在其"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心性价值观。具体表现在,心即是地与性即...
关键词:惠能 心性价值 《坛经》 
范仲淹忧乐观的主要特征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71-74,共4页牟永生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项目"儒家忧乐观与中国梦研究"(项目编号:14ZXB002)
范仲淹忧乐观所蕴藏着的是士人始终守望着的一种担当精神、进取精神、超前精神、整体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忧乐观意蕴丰富,影响深远,具有内圣外王,体用不二;文韬武略,知行合一;至诚许国,进退如一和是非循环,忧乐一体四个主要特征。
关键词:范仲淹 忧乐观 主要特征 
“知行合一”刍议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64-67,共4页牟永生 
"知行合一"作为王学立言宗旨,它是基于"心即理"的内省式思维方法,对人人自足的良知本体进行发用、践行,进而通过知行并进等修养工夫,成就人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理想。探讨王学旨趣,辨析知行义理,无论就解读历史,抑或是观照现实都显得必...
关键词:王阳明 知行合一 旨趣 意蕴 
王学主体性之我见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3,16,共4页牟永生 
学界关于王学主观性的定位由来已久,重写"中国思想史"也任重道远。作者以价值哲学的视阈与方法,认为王学旨趣并不在于本体论的追问,而是价值论的建构,因而摒弃王学的主观性这一传统思维范式,确立其主体性之现代价值精神,或许才是真正意...
关键词:王学 主体性 价值精神 
普世价值的价值被引量:1
《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36-139,共4页牟永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09BZX039)之阶段性成果
作为当下学界热议的问题之一,普世价值具有十分丰富的意蕴。与价值自身内涵及特点的复杂性直接关联,普世价值也至少具有元价值、人本价值和责任价值三个层面。它们分别构成人们对价值哲学创建,对和谐世界诉求,对全球问题共担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价值 普世价值 意蕴 
矛盾凸显期的中国改革问题分析被引量: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29-36,共8页程海亮 
目前,中国改革已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应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改革,如何正确面对人们对改革的质疑,如何保证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如何使改革继续深入而健康的进行,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改革 伪改革 反思 改革不可逆转 共享改革成果 
制度创新、权力制衡、人民监督——遏制腐败的三大利器被引量:2
《理论探讨》2007年第6期105-110,共6页程海亮 
腐败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存在和蔓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威信,腐败不除,将会严重威胁我党的执政地位、政府的公信力和行政效率,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并且必将影响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因此,...
关键词:制度创新 权力制衡 人民监督 遏制腐败 党的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