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作品数:694被引量:188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丁光梅李频谷征张佩朱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主题:出版数字出版视频出版业新媒体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镜像生态:对未来社会存在形态的展望
《教育传媒研究》2025年第2期21-25,共5页李岭涛 尹素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对舆论生态的挑战、影响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4&ZD215)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表明,镜像孪体与它的对应物将有可能构成未来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组成单位。本文认为镜像生态是根据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求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社会存在形态,由镜像孪体与时间、空间和人相互作用而形成。镜像生态将会增强技术创新的自觉...
关键词:镜像生态 镜像孪体 社会存在形态 
智能传播时代DeepSeek为新闻业赋能路径探究
《新闻论坛》2025年第2期11-14,共4页谢逍 孟艳芳 
2024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全民阅读十年实践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4XCB007)的阶段性成果。
DeepSeek的诞生标志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又一突破,为诸多行业开辟了全新契机。其中,以内容生产为关键环节的新闻传播领域,更在AI技术的深度赋能中实现了效率的跃升与生产模式的革新,但同时,技术入局所带来的新闻伦理层面的隐患仍未消失,...
关键词:DeepSeek 智能传播 生成式智能 新闻伦理 
国产动画中传统文化的创新叙事——以《中国奇谭》为例
《新闻世界》2025年第3期102-104,共3页张雪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产动画制作与发展的基础与根脉,国产动画要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传递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奇谭》作为一部现象级国产动画作品,它根植经典文本,彰显东方美学;采用灵活叙事,传递精神力量;利用技术赋能叙事,构建...
关键词:国产动画 传统文化 中国奇谭 叙事策略 
网络文学在跨文化传播的立体化叙事策略研究
《声屏世界》2025年第5期107-110,共4页王炜茹 翟子怡 
随着中国网络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网络文学、游戏和影视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输出的三大支柱,中国的网络文学正逐渐发展成为能够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画及韩国电视剧相媲美的全球四大文化创意产业之一。网络文学立体“...
关键词:立体“出海” 网络文学 跨文化传播 叙事立体化 
世俗的童话——网络微短剧的话语逻辑
《当代电视》2025年第3期4-10,共7页王颖倩 邱章红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互联网+互动剧新的叙事模式研究”(编号:20BC045);北京印刷学院基础青年项目“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网络微短剧剧本自动创作路径研究”(编号:Ea202507)阶段性成果。
网络微短剧遵循着与童话类似的故事讲述底层逻辑:具备了童话思维,各种社会性话题都以奇观方式得以解决,大大提升和满足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导入了大量童话要素,如幽默、魔法、变形等,摆脱了传统影视叙事程式,形成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叙事框...
关键词:微短剧 童话 奇观 话语逻辑 
生活化表达:互动电影的自然交互思维
《电影艺术》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王颖倩 邱章红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互联网+互动剧新的叙事模式研究”(批准号:20BC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电影的本质在于表达,互动电影将传统的作者表达扩展到观众,其表达方式与“以生活为中心”的自然交互理念相契合,构建了一系列新的交互原则。在场景+角色+故事情境的观念性框架下,观众以某个角色身份与剧中人面对面沟通,融入他们的生活...
关键词:互动电影 自然交互 自然语言 暗示 
从“技术接入”到“精神接入”:老年女性群体建立虚拟亲密关系行为研究
《视听》2025年第3期117-120,共4页杨炜兰 
目前有一部分老年群体已然完成蜕变,从“数字弱势群体”变成“数字移民”。本研究意在打开对老年群体“精神接入”研究的窗口,帮助转移关怀老年群体数字接入问题的重点阵地。退休后的老年女性群体展现出新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热情,实现了...
关键词:老年 女性 精神接入 情感满足 虚拟亲密关系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实践突破与创新发展
《出版广角》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刘千桂 
随着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历经新一轮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与整体性重构。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需要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基于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面临的难题与挑战,从数据资产、内容...
关键词:主流媒体 主流价值 系统性变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码转译与意义构建——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新闻世界》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王稚斐 张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新技术影像与北京城市形象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SM201910015002)的阶段性成果。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综艺晚会为载体,倾注共通情感与审美意趣,搭建了全新的中华古典美学视听场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码进行现代阐释与微观叙事,在化古通今的巧妙腾挪中,实现现代具体语境中的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符码转译 意义构建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 
文化遗产类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中国出版》2024年第23期67-70,共4页孙晓雯 刘伊茗 
北京印刷学院青年卓越项目“符号学视域下影视剧叙事设计独创性鉴别研究”(Ea202418)阶段性成果。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发展积淀而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传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文化遗产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立足当前文化遗产类短视频的传播现...
关键词:文化遗产 短视频 传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