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

作品数:54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冯佳秦佳孙红卫乃儒林泰然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画艺术教育艺术起源原始艺术美术教育更多>>
发文期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企业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分析被引量:2
《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02X期67-68,共2页冯佳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是高校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手段 
美术教学环境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被引量:5
《艺术探索》2007年第1期65-65,67,共2页冯佳 
21世纪所倡导的新型基础教育对人的主体性认识的回归,使人们更关心学科所在的生态环境,重视学习环境对人的学习动机的影响。本文从影响美术教学环境的诸多因素中,选择几个方面来阐述美术教学环境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由此对美术教...
关键词:美术教学环境 学习动机 兴趣 
高师美术教育改革与师资人才培养被引量:2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93-94,99,共3页陈巍 
高师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高素质的中学美术教师。要在高师美术教育改革中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整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师范性”特点。下大力气抓中青年教师的培...
关键词:素质教育 师范性 综合素质 
艺术起源“劳动”说及其悖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221-225,共5页张白露 
国家"985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劳动说作为艺术发生学的理论之一,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巨大价值。但是,劳动说却不能最终解释人类艺术和审美发生的心理动机和生物本能,于是就无法说明为什么人类自觉的劳动出现以后就一定会产生艺术与审美的人类活动。
关键词:劳动说 艺术起源 原始艺术 审美意识 
中国画现代化进程的几种模式被引量:2
《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96-98,共3页李新生 
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正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而中国画的现代化不能脱离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大方向和全球化的进程,更不能完全抛弃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因此,借助外来艺术的冲击力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汲取外来...
关键词:中国画 现代化 模式 承继与重构 挖掘与创新 
艺术起源“巫术说”及其悖论被引量:1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93-97,共5页张白露 
国家"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
“巫术说”是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发生学理论之一,“巫术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原始思维的提出,但是以“巫术”来阐释艺术的起源,难免存在理论上的悖论现象,因为从审美和艺术作为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以及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人类的审...
关键词:艺术起源 巫术说 原始艺术 原始思雏 审美意识 
对亨利·马蒂斯绘画世界的精神解读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200-201,共2页陈巍 
无论是文本的还是个人私密的认知,马蒂斯的艺术总是以叛逆的形象出现在艺术史上,但也是因为这样,我们往往忽略了其宁静的画面表达的对世界和谐精神的信仰。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力图从中窥见被误读的传统。
关键词:和谐 马蒂斯 抽象 
浅析艺术教育中的色彩感情——红色的注解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徐夏林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造型艺术里,不同色彩能传达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红色总能给人的联想,而艺术家们则更是把红色作为其表达创作思想的重要手段。红色视觉传达的多样象征性也使红色具有多样的艺术表现性。红色寓意深奥的象征意义和...
关键词:红色 红色的象征意义 绘画中的红色 视觉传达 
中国电影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状态被引量: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184-186,共3页陈晓伟 郑胜利 
21世纪的中国社会,随着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以及商业消费文化的崛起,文化背景日趋多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中国大陆电影,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并不能幸免于文化转型的历史阵痛,相反,多元文化的生存背景使其境遇更加严峻。大陆...
关键词:多元文化 媒介 中国大陆电影 民族化 
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缺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185-186,共2页陈克 
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缺位表现在对批评理解的误解和含混上。究其成因主要是因为:(1)对本土文化的漠视,缺乏民族文化精神和自主话语权。(2)对于外来概念的套用,盲目跟风,缺乏立场鲜明的独立判断。应该引以重视和认真反思。
关键词:中国 当代美术 批评 本土文化 概念套用 缺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