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品数:338被引量:89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唐仲霞王士勇赵晓娜马蓝张效科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旅游藏族多主体乡村产业结构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省清洁能源示范省政策的碳减排效应评估——基于合成控制法
《长江技术经济》2025年第2期9-14,29,共7页李鑫雨 
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是对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试验范本和参考。为科学准确地评估清洁能源示范省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基于四川省2005—2020年碳排放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对四川省政策实施后...
关键词:清洁能源示范省 碳减排 合成控制法 四川省 
数字经济背景下青海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2025年第6期21-24,共4页周贺琪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对青海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根据青海省2011—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青海...
关键词:数字经济 生态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生态旅游地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为例
《中国生态旅游》2024年第6期1194-1208,共15页龙雯 唐仲霞 毋正坤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20-ZJ-714);青海省科技厅2021年度“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领军”项目(002024008)。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参数。文章以环境契合度理论为基础,选取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1)旅游者...
关键词:生态旅游地 环境契合度 主观幸福感 可持续旅游 祁连山国家公园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探索——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2024年第23期F0003-F0003,共1页魏晓燕 
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国际共识,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永续利用。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其生态文明意识和相关行为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意识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 可持续发展理念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素养 国际共识 三大系统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背景下青海旅游生态位空间格局研究
《生态科学》2024年第6期77-86,共10页陈正逸 薛华菊 张涛 魏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61038);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3-ZJ-717)。
旅游生态位对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包括旅游资源维、旅游市场维、社会经济维、旅游环境维的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2020年青海省两市六州的旅游生态位水平及旅游经济联系...
关键词:生态位 青海省 旅游经济联系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管理学刊》2024年第6期1-17,共17页王力 刘小凤 李兴锋 王一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63028);中亚教育及人文交流研究中心项目(ZYJY2023014)。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根本要求,构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动态GMM模型,进一步考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时空特征及...
关键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空特征 耦合协调度 Dagum基尼系数 GMM模型 
基于SPOC的“财务管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41期139-142,共4页张效科 
2024年度青海师范大学校级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研究——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qhnujyxm2024010)。
基于SPOC的“财务管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平台,注重个性化学习和互动交流,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步骤包括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学习资源与教材选择、教学活动与互动设计、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建立。教学模式的...
关键词:SPOC 财务管理课程 混合教学模式 
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与路径: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被引量:1
《时代经贸》2024年第10期18-22,共5页马蓝 杨红 罗赟敏 李蹊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青海涉藏地区生态环境多主体共治的模式及其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XMZ092);青海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数字经济背景下青海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ZCZD005)。
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科技与知识化加速渗透,创新已成为提升国家及地区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因素。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综合分析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模式 路径 
青海省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中国集体经济》2024年第30期29-32,共4页张慧谦 
青海省作为拥有独特高原生态系统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区,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文章旨在探讨2012-2022年间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协调性。采用...
关键词:旅游产业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商业经济研究》2024年第17期74-78,共5页张效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3BMZ089)。
本文探讨创新驱动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考虑市场竞争的门槛效应对此过程的影响,旨在为推动物流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可从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三个维度对物流业绿色全...
关键词:市场竞争 创新驱动 物流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资源 创新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