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东方美学与文化研究所

作品数:20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禅宗不确定性理想人格中国传统文化东方音乐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学批评》《文明》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方音乐的原生态自然性审美特性被引量: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06-110,共5页王勇 邱紫华 
相对于近代西方现代化音乐的科学性及人工技术性特征而言,东方音乐最根本的审美特性是原生态的自然性。首先,东方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持续着原生态自然性的审美特性,始终没有发展出像西方音乐那种以数学的、理性的逻辑和科学技...
关键词:东方音乐 西方音乐 审美特性 自然性 
论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的文化意蕴和形式美被引量:3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5,43,共6页邱紫华 
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在简约的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一是金沙"太阳神鸟"金饰显示出了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工艺审美特性;二是"太阳神鸟"金饰展示出了古代蜀国"鱼凫氏"人原始的"寰道观";三是"太阳神鸟"金饰图案透露出了古代蜀国"鱼凫...
关键词:金沙 “太阳神鸟”金饰图案 简略的形式 文化意蕴 形式美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之三:禅宗的理想人格
《今古文创》2020年第6期4-8,共5页邱紫华 
禅宗是古代中国文化思想传统中发展出来的具有创新性特色的文化思潮,禅宗的理想人格是追求“自由”与“审美”的人生。禅宗的理想人格是:在思想上透彻认识“自性”(人性的本性);在生活实践中拥有“平常心”的生存智慧。
关键词:禅宗 理想人格 无常 无我 平常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之一:儒家的理想人格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0年第1期4-10,共7页邱紫华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协同发展,各民族文化共同融合形成。这种文化有显著的多元化色彩,文化人格中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而其中,中国儒家的理想人格精神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儒家的理想人格为“圣贤...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 “圣贤人格” “三不朽”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之二:道家的理想人格
《今古文创》2020年第2期4-10,共7页邱紫华 
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道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具哲学思辨特色的学派,老子的《道德经》从柔弱的、灵活的、富于弹性的立场去批判君王、统治者;以貌似退让的立场去"避免灾祸",去协调社会。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世界存在的本体、本原;是天...
关键词:道家 理想人格 无为而无不为 “真人” 
后现代主义解构历史的一种策略:否定历史的客观性被引量: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1-7,14,共8页邱紫华 吴妮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现代哲学与禅宗哲学的同构性研究”(12YJA751048)
后现代主义质疑并批判近代以来所确立的启蒙精神和理性主义思想的各种原则和规范。在历史学领域内,其重点是否定理性主义历史观所宣扬的"历史的客观性"。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从两个方面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其一是立足于"视角主义",认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解构 历史的客观性 视角主义 不确定性 
禅宗“多视角”叙事对传统“全知视角”的解构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6,共6页邱紫华 余杰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性思维视野下史诗的‘前叙事’及其现代影响研究"(15BZW034)
禅宗的"多视角"叙事是指一种综合了多人的、多个观察视角的叙事手法。这一"多视角"包含有各种差异的观察和体验角度的总和,其特点在于各个叙述视角、各个观察者之间所叙述的内容既不相同,彼此也不相"知",也不相"通",甚至欣赏者、接受者...
关键词:禅宗 故事 多视角叙事 外视角 不知 全知 解构 
禅宗“无凡无圣”的反权威性格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28-32,共5页邱紫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现代哲学与禅宗哲学的同构性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48
中国禅宗是最具有超越性、创新性的佛教宗派。长期以来,中国思想界对于禅宗的"非宗教性"的、另类的文化性格缺乏深刻的解读。佛教禅宗"无凡无圣"的思想观念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利用"无我""无凡无圣"的哲学信念,挑战宗法制社会中的祖先...
关键词:禅宗 无凡无圣 亵渎佛像 呵佛骂祖 反权威 
论器物审美的特性被引量:4
《中国文学批评》2018年第3期67-73,158,共8页李社教 邱紫华 
近年来,"器物审美"逐渐进入美学界的视野,这正是当下美学研究重要的"转向标"之一。从哲学、文字学、美学三个层面来分析"器"的内涵,可以发现,"器物审美"是对人工之物而非天工之物的审美。其根本特点在于:以实用性为基础的审美,审美离不...
关键词:器物 器物审美 实用性 艺术性 器物形式审美 
禅宗“非宗教”的文化性格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15-120,共6页邱紫华 毛世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现代哲学与禅宗哲学的同构性研究"(12YJA751048)
中国禅宗是最具有超越性、创新性的佛教宗派。它自唐宋以来深刻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和艺术。禅宗产生于佛教,却又有着鲜明的"非宗教"甚至反宗教的特色。慧能禅宗旗帜鲜明地反对外部权威、神灵、外力的信仰,而提倡"自悟"、"自觉"、"自证"...
关键词:禅宗 非宗教 顿悟成佛 呵佛骂祖 去经典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