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测量

作品数:16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秦大为陈汉峥李明张新宇管锋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盐城师范学院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无线电工程》《力学学报》《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美容医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能表错接线分析中相位伏安表的使用被引量:3
《农村电工》2015年第12期39-39,共1页刘洪涛 占利强 
在错接线分析时,首先测量的是三相电压与三相电流,即U10,U20,U30,I1,I2,I3,然后测量U1I1,U2I2,U3I3之间的夹角,最后用基准相测量表尾接线盒电压Uu,用相序表测量相序。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量图,计算更正系数,退补电能量。而在错接线实操...
关键词:接线分析 相位表 伏安表 电能表 三相电压 相测量 相序表 三相电流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位相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5年第3期306-310,共5页牛青 李岩 李卫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374197)~~
利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方法对一端输入相干态,另一端输入真空态的马赫-曾德尔(Mach-Zehnder)干涉仪的位相测量误差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粒子数差的测量结果,验证该测量方法所测得的位相值的误差依赖于待测位相θ:当θ靠近0或π时,测...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蒙特卡罗方法 矩估计 位相 粒子数差 高斯分布 
不对称负载无功补偿技术在道路照明供电系统的应用
《城市照明》2010年第4期1-2,4,共3页任军军 秦大为 
本文将分相检测、分相补偿以及先共补、后分补,先粗补、后细补的不对称负荷无功补偿节能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城市道路照明供电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路灯干线不对称负荷的无功补偿问题。
关键词:道路照明 不对称负荷 分相测量 混合补偿 
应用Photoshop对侧面相测量进行软组织侧貌分析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1
《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第1期83-85,共3页俞丹 李金华 马长柏 陈舜岳 刘治慧 章亮炎 王姝 
目的:通过对侧面像和头颅定位片进行测量,探寻一种更为简单实用的软组织测量辅助分析方法。方法:选择正畸门诊病例40名,应用Photoshop软件对其侧面像进行定点测量,将所得数值与通过常规头影测量所得数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方法所...
关键词:头影测量分析 面相测量分析 Photoshop8.0 
混合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
《城市照明》2007年第3期44-45,共2页赵金云 秦大为 陈汉峥 
针对道路照明供电系统普遍存在的三相不对称负荷,提出了分相检测、分相补偿、先共补后分补和先粗补后细补的混合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技术方案。
关键词:不对称负荷 分相测量 混合补偿 
不对称负载无功补偿技术在道路照明供电系统的应用被引量:1
《电工技术》2006年第8期4-5,共2页张涛 秦大为 陈汉峥 蔡苏谨 
将分相检测、分相补偿、先共补、后分补,先粗补、后细补的不对称负荷无功补偿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城市道路照明供电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路灯干线的不对称负荷的无功补偿问题。
关键词:道路照明 不对称负荷 分相测量 混合补偿 
不对称负荷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被引量:5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05年第3期27-28,40,共3页秦大为 陈炎光 
针对道路照明供电系统普遍存在的三相不对称负荷情况,提出了分相检测、分相补偿、先共补、后分补,先粗补、后细补的混合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技术方案。
关键词:不对称负荷 分相测量 混合补偿 
银河系之旅——银河系的发现
《少年科技博览(漫迷)》2004年第Z2期24-25,共2页陈丹 
照相测量恒星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从19世纪下半叶起,天文学家开始用照相的方法观测恒星,这比赫歇尔用肉眼观看要精确得多,并且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一些测量恒星距离的方法,有了确定银河系大小的尺子。
关键词:银河系中心 球状星团 天文学家 太阳系 观测手段 恒星 相测量 银河系自转 天空 星际消光 
采用DLP的PMP系统中的莫尔效应及其对位相测量的影响被引量:4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5期882-887,共6页邵双运 苏显渝 
在采用数字光处理器(DLP)作为光栅投影系统的位相测量轮廓术(PMP)中,研究了莫尔效应产生的原理及其对位相测量结果的影响.DLP投射的光栅信号可视为对正弦模拟信号的抽样,CCD采集到的光栅信号又是对DLP投影信号的抽样,当DLP的核心部件DM...
关键词:数字式光处理器 位相测量轮廓术 莫尔效应 抽样 CCD 
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学特征的立体跟踪摄相测量分析
《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第3期17-19,共3页金丽颖 王存忠 毛德伟 孙志坚 杨春荣 聂树德 金鑫 高艳 于均刚 胡金平 孙智华 
通过对王燕军三级跳远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较,发现他在三级跳远技术上尚有可挖掘的潜力,在运动形式上表现为在三跳起跳时间的分配和水平助跑速度方面尚不够合理,如能改正完善这些技术环节,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
关键词:男子 三级跳远 三跳比例 水平助跑速度 单足跳 跨步跳 跳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