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观

作品数:154被引量:2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温辉明熊晓辉曾遂今谢莉莉王斌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乐游戏者——一种音乐审美观念
《中国音乐学》2024年第4期130-137,共8页毕琨 
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学术界对音乐与游戏关系的相关研究日益重视,但是,对音乐游戏观念的研究需要运用哲学、美学与音乐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这造成了对此课题进行深度研究的困境。针对音乐游戏观念的系统性研究的缺失,本文以...
关键词:游戏 音乐 人类 哲学 美学 自由 秩序 存在 
传统音乐及其审美观
《文化产业》2023年第14期31-33,共3页豆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后世的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传统音乐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其特别的节奏和旋律是人们表达内心想法的载体。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音乐呈现...
关键词:音乐审美观 演变史 感知美 音色美 艺术创作 当代中国人 和谐美 审美意蕴 
异国情调的他者构建——论19世纪异国主义音乐审美观被引量:2
《戏剧之家》2022年第6期57-60,共4页于梦洋 
自16世纪起,异国主义音乐作品就存在于浩瀚的西方音乐历史中;19世纪西方作曲家在情感论的音乐美学影响下,不断思索着“自我”与“他者”,思考音乐的多样性和世界性。本文主要阐释异国主义音乐基本概念,综述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课题方向...
关键词:异国主义 19世纪 浪漫主义音乐 审美观 
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审美观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21年第2期114-116,共3页于梦洋 
自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象主义音乐实现了由晚期浪漫主义到20世纪音乐的过渡。在音乐历史浪潮中,印象主义乐派的光芒虽细小却耀眼。通过研究印象主义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德彪西,深入分析19世纪法国巴黎的艺术文化及其音...
关键词:西方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 审美理念 德彪西 
哈萨克斯坦三首创作歌曲在我国变异初探被引量:4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04-111,167,共9页杜亚雄 莱再提·克里木别克 
20世纪上半叶三首哈萨克斯坦创作歌曲在我国口头传唱后,被当成民歌搜集、记录、整理并经书面流传产生变异。经对原作及传唱后的曲谱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音乐审美观的形成与长期从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关,中华民族音乐审美趋向于“静”,异...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歌曲 变异 音乐审美观 
庄子的音乐审美观念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20年第17期146-147,共2页赵宇欣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也是由来已久,至今仍对我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文化形态异彩纷呈。自先秦时期,道家的庄子就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
关键词:庄子 道家 音乐审美 中国传统音乐 
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与民族乐派音乐审美观被引量:2
《艺术教育》2019年第11期215-216,共2页吉婷婷 
在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历程中,音乐流派的风格随着历史环境、社会背景和文化影响等展现着不同的变化。19世纪的浪漫音乐在历史舞台上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浪漫主义音乐也是西方音乐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对浪漫主义乐派和民族乐派的形...
关键词:19世纪 音乐风格流派 审美意识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年第8期13-15,共3页严毅 
一、美的本质论美,从西方哲学来说,是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具有促进和谐发展的属性和功能,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简单的来说,即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 音乐审美观 嵇康 客观属性 和谐发展 西方哲学 主观感受 本质论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北方音乐》2019年第14期248-248,250,共2页严毅 
对于审美,人们更多的是对于西方音乐美学的研究,但中国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对于音乐的审美亦早就出现在世人的思想文化里。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富有思辨哲理、思维严密并且条理清新的八次论难,东野主人和秦客之间的往...
关键词:嵇康 声无哀乐论 音乐美学 音乐审美 
孔荀“和”的音乐审美观的比较论述
《当代音乐》2019年第5期147-149,共3页高玉杰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特征之一乃为"和","和"的范畴最早是由周太史伯提出,"中和"则由儒家代表荀子提出。春秋开始,"和"的思想一直贯穿在音乐当中,以"中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要求"中正和平""和而不淫",孔子和荀子"和"的...
关键词:孔子 荀子 音乐美学思想 审美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