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演变

作品数:39被引量:57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福祥黄阳晁瑞方梅丁崇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文学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揭阳闽语口语里的虚词“所”:事实描写与理论蕴涵
《当代语言学》2022年第5期673-689,共17页邓盾 黄瑞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18ZDA291)的资助。
本文考察揭阳闽语口语里虚词“所”的分布,并结合新报道的语料与其他相关事实,探讨虚词“所”的语法功能演变。揭阳闽语口语里的虚词“所”有两大类分布:一是前附于动词,与动词构成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可单独充当判断句主语,也可与名...
关键词:揭阳闽语 “所” 虚词 语法演变 普方古比较 
中世纪蒙古语存在动词的语法演变被引量:1
《民族语文》2021年第1期35-45,共11页晁瑞 
蒙古语的存在动词虚化出多种意义,表示复杂的语法功能。本文用《蒙古秘史》语料,全面考察中世纪蒙古语存在动词的判断系词、领有义动词、持续体标记、完成体标记、可能情态标记以及与此相关的语气义等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基于语法意义...
关键词:中世纪蒙古语 现代蒙古语 存在动词 语法演变 语法功能 
副词“蓄意”的词汇语法演变及其动因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51-55,共5页徐茜朦 
“蓄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情状副词,意思为“故意(做某事)”。“蓄意”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为动宾短语,表示“怀有某种想法/志向/情感、隐藏某种意念”。宋朝时期,动宾短语“蓄意”词汇化为动词,并于清朝时期虚化为副词,用...
关键词:蓄意 副词 词汇化 动因机制 
浅析古代汉语词汇与语法的演变
《汉字文化》2020年第18期1-2,共2页纪国峰 
汉语各个分支体系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社会联系的亲密程度在这些分支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这让整个汉语体系中的各个部分的分支在整个系统中的发展不平衡,处于一个微妙的状态当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词汇...
关键词:语言 词汇 语法演变 
扎坝语的名物化和关系化被引量:6
《民族语文》2020年第4期29-42,共14页黄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形态句法类型学研究(18ZDA298)”。
扎坝语的名物化结构分为派生型名物化和小句型名物化,共使用三个语法标记。ji^33、ze^33将动词派生为名词,mbǝ^33rǝ^33除了将形容词或具有形容词性质的动词派生为名词外,还能充当关系化标记。本文首先对扎坝语名物化的方式和类型进行细...
关键词:扎坝语 名物化 关系化 语法演变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被引量:1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23-33,共11页吴福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14ZDB098)。
语言接触是语法演变的重要诱因。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有两种类型,即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语法复制并不等同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也包括语法结构复制,而后者又含语序重组和构式拷贝两个次类。语法复制并非必然以复制语存在相关结构或使用...
关键词: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语法借用 语法复制 
《语法演变的研究》评介
《高等日语教育》2019年第2期139-147,共9页杨文江 
《语法演变的研究》于2018年5月28日由日本黑潮社出版,作者小柳智一现任日本圣心女子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日语语法史。全书由序章、第1至12章和附章构成,除序章和第12章是为本书专门撰写外,其他12章均为作者在本书出版前5年内发表的论文...
关键词:实义词 复合功能 功能化 功能词 《语法演变的研究》 独立型 
汉英接触产生的新兴结构“是时候VP”被引量:5
《汉语学报》2018年第4期21-30,共10页刘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篇章视野下的汉语复句研究"(编号:15YJA7400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小句中枢理论的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研究"(编号:16JJD740013)的资助
"是VP的时候"与"是时候VP"是当代汉英接触过程中英语相关句型的两种汉译形式,前者符合汉语固有的语法规则,后者则直译了英语的语序,二者具有同义竞争关系,且直译形式"是时候VP"在竞争中展露优势。文章拟考察三个问题:第一,与"是VP的时...
关键词:“是时候VP”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分析
《现代语文》2018年第6期67-72,共6页陆如梦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入手,对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历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论述其在不同语法化阶段的表意功能、句法形式特征,概括分析其语法演变和语义演变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探讨其语...
关键词:动词“上” 语法化 语法演变 语义演变 
方言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被引量:3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47-158,共12页王春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湘语与西南官话接触演变研究"(16BYY045);项目负责人:王春玲
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是指由语言或方言之间的接触导致的,方言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结果及表现有语法成分的替代、增加、融合和叠置等。在同义语法成分中,使用最普遍的成分容易被异方言所借用,当语法成分被借用后,句末位置相对容易吸收源方...
关键词:方言接触 源方言 受借方言 西南官话 客家话 语法借用 构式拷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