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衍生

作品数:31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蔡晖吴忠齐吴福祥胡斌彬燕芳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研究》《外语学刊》《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外国语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音节主谓式人体器官词语的语义衍生及语义类型
《今古文创》2024年第42期119-122,共4页谈桢义 
在汉语中有一部分词是由“人体的肢体或器官+人体动作/状态”构成的“S+V”型双音节人体动作词语。尽管这些词语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各自的词汇化程度不尽相同,以及语义衍生路径的多样性,它们的语义类型呈现出丰富的变化。鉴于此...
关键词:人体动作 语义类型 转喻 隐喻 
俄语空间意义形容词语义衍生的认知映射
《美化生活》2024年第32期0114-0117,共4页张鑫 
俄语空间意义形容词语义衍生的认知隐喻模式分析
《外语研究》2023年第5期43-49,共7页马丽萍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基于语料库的俄语空间参数形容词认知语义研究”(编号:WY2021039-B);黑龙江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认知隐喻理论在俄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22C75)的阶段性成果。
认知隐喻模式是形容词多义关系语义衍生的核心机制和重要原则,厘清认知隐喻模式的运作方式和次分类范畴或具体模式、运作特点对于探讨形容词多义义项的内在联系和衍生路径极为重要。本文以俄语空间意义形容词为分析对象,重点对其语义衍...
关键词:空间意义形容词 语义衍生 隐喻模式 认知隐喻 
“刀”的新义与新用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9期3947-3953,共7页韩东时 朱志勇 
近年来,“刀”在网络语境中衍生了诸多新义,并得以广泛运用。文章在对其5个新义梳理后发现,“刀”在作为兵器与工具的基础上,围绕[+削减]的语义核心,衍生出了用以表示“砍价”“淘汰”和“伤害”的新语义。在隐喻与转喻机制、求新求异...
关键词:“刀” 语义衍生 演化动因 
试论题元层级的语义描写功能被引量: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6-92,144,共8页彭玉海 王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俄语动词概念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19BYY2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阿普列相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语义句法研究”(17JJD740005)。
题元层级与题元名项在动词命题构式中的语义性能和词汇-句法行为密切相关,是句子的语义-句法条件、交际和语用因素等对动词事件参项共同施加作用的结果,其语言运作机理与它的语义建构、语义表现和语义区分功能融为一体,在语义-句法、构...
关键词:题元层级 题元(结构)变异 多义语义衍生 语义描写功能 语义-句法分析 
认知视域下北京话多义词的语义衍生机制研究被引量: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87-96,共10页王伟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北京话词汇变异研究”(17BYY211)。
北京话多义词的语义衍生机制以隐喻衍生为主,在隐喻衍生中以结构隐喻衍生为主,其次是实体隐喻衍生,方位隐喻衍生较少。北京话多义词的名动形三大词类的语义衍生机制具有同样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大体上都是遵循由源域为人们所熟悉的、易理...
关键词:北京话多义词 认知衍生机制 隐喻 转喻 
多功能虚词“由”的语法化及语义衍生关系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26-133,共8页张成进 孔冬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韵律-结构-语义界面调适下汉语非词法结构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18BYY173)。
汉语史上“由”是个多功能虚词,既有介词功能又有连词功能。作介词时,可以引进处所、视角、时间、原因、依据、对象等多种语义成分;作连词时,表原因,关联原因与结果。“由”的介词与连词功能都是从“源自、产生”义动词“由”语法化而...
关键词:“由” 多功能虚词 语法化 语义衍生 
抽象名词语义衍生的认知模式探析被引量:2
《外国语文》2020年第5期96-103,共8页王朔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道德经》俄译本的抽象名词的多维语义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wyzy-04,skbsh201829)的阶段性成果。
抽象名词多义关系语义衍生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机制,该机制的核心是其据以实现语义延展的认知模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重点分析该模式的隐喻、转喻认知语义特质和具体运作范式,解析抽象名词语义衍生的内部认知构造,细致考察抽象名词...
关键词:抽象名词 语义衍生 隐喻、转喻模式 认知分析 
俄语空间维度形容词语义衍生的认知映射分析被引量:1
《外国语文》2020年第4期74-82,共9页马丽萍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俄语形容词语义衍生的认知研究”(YJSCX2019014HLJU);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阿普列相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语义句法研究”(17JJD740005)的阶段性成果。
认知映射是词汇多义语义衍生的重要路径和原则,这在形容词的语义衍生中表现十分突出。弄清这些语义衍生路径和方法,对于认识形容词多义义位结构关系和多义衍生的语义运作特点以及语义内在联系尤为重要。本文一方面对语义衍生认知映射加...
关键词:空间维度形容词 语义衍生 认知域 认知映射 
帕杜切娃词义动态模式对汉语多义词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2020年第1期42-49,共8页李瑞 
2016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语体理论观照下的汉语词汇衍生研究”(项目号为16YYB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汉语传统的多义研究多秉持语义常体观,静态地考察新义的产生;帕杜切娃开创的词义动态模式以四个参数通过句法描写动词的意义,对汉语研究颇具启示意义。文章借鉴帕氏的词义动态模式揭示了汉语多义聚合体和规律性语义衍生现象,认为汉语词...
关键词:多义 训诂学 共同意义 动态模式 语义衍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