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构建

作品数:136被引量:15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杜灵来王劲松史星际冯昊青刘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培智学校学生“和合”社会构建的理性思索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5年第4期113-118,共6页常鑫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乡土文化研究基地专项课题“和合文化视阈下培智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研究”(24GHYJ07)部分研究成果。
人的行为尽管可以满足他人的需要,但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自身的需要。满足培智学校学生需要的同时,也是满足社会总体利益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满足即为利益。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
关键词:特殊教育 培智学校 智力障碍 “和合”社会 道德构建 
孟河医派“务存精要”思想对当今中医职业道德构建的启示
《中国医学人文》2025年第2期33-36,41,共5页靳际宇 王璨 陈战 
“务存精要”思想提出后,在孟河医派得到应用、发展、实践与传承,影响了众多医家。该思想在医派中发挥指导作用,规范医家们的治学、行医与教育,不仅为中医药精华知识的传承创新作出贡献,也丰富了中医职业道德的内容。本文以孟河医派“...
关键词:孟河医派 “务存精要”思想 中医职业道德 
王阳明“良知论”视域下学生个体道德建构的现实审视与实践路径
《教育进展》2024年第10期718-722,共5页黄玉洁 
良知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石,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王阳明“良知论”作为心学体系的核心自有其意义与价值。本文从王阳明“良知论”出发,阐释“良知”与“致良知”的基本内涵,以及与个体道德建构相契合的内在意蕴。随后,以“良知论”出...
关键词:良知论 学生 个体道德构建 
论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医生职业道德构建
《科学咨询》2023年第17期248-251,共4页沈琼 
2020重庆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医学英语人文阅读》课程浸润式思政教学模式实践探析”(JY200326);2020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医学英语课程思政融贯策略研究”(yjg203059)。
与单一注重《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某一医生职业道德不同,本文立足誓言文本,运用功能语篇分析法,从宏观篇章结构到微观词句排序对誓言进行系统性分析,不仅呈现出发誓目的、态度以及誓言三者的逻辑联系全息图,而且聚焦医生职业道德分析,建...
关键词:希波克拉底誓言 功能语篇分析 医生职业道德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策略被引量:1
《山西教育(教学版)》2022年第7期55-56,共2页李志恒 
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是按照一定的计划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影响。学校情感教育是包含在广义的情感教育里的,是对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施加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构建,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了解和实践,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 道德构建 教育渗透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社会化 语文学科 情感体验 
人德关系的两种认知与当代中国个体道德构建
《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3期76-87,共12页陈金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ZX119)。
符合民族文化的人德关系认知是个体道德成功构建的前提性基础。关于人与道德的关系,目前主要有两种观念倾向,即人德二分与人德合一。人德二分的道德认知是西方二分式文化征候在规范道德理论上的呈现,也是西方以理性为人的本质的思想在...
关键词:人德合一 人德二分 个体道德构建 中国文化 
恩格斯批判杜林永恒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武夷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10-14,共5页徐圆圆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的“永恒道德观”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批判,并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道德的起源、本质以及不同时期、不同集团的道德的内容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更没有超越历史、超越民族、超越阶级的道德...
关键词:恩格斯 杜林 道德起源 道德实质 道德构建 
道德物化及其后的道德构建问题
《今古文创》2020年第47期26-27,共2页程哲 
自人类进入技术时代起,技术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从技术的发明设计到技术的使用形成依托技术产生的生活生态的方方面面总会产生新的道德问题,以及与该技术的前导道德相冲突的新旧道德演变问题。在技术哲学与道德哲学的最新发展里...
关键词:道德物化 道德基础 道德构建 
关公文化中“义”及对当代社会伦理道德构建的影响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1-15,73,共6页刘迅霞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关公文化对洛阳社会的影响”(编号:2019-ZDJH-310)的阶段性成果.
“义”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自先秦始,“义”被解读为不同的含意,与“义”相关的忠义、信义、德义等复合词语在汉代相继出现。而三国时期关公文化中的“义”,从忠义开始推而广之为正义、信义等,“义”成为统治者统治的有力工具之...
关键词:关公文化 忠义 信义 伦理道德 
新中国道德构建的地方契机——论李佩甫被引量: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8期1-36,共36页李丹梦 
豫籍作家李佩甫的创作向以对中原人格的开掘、寻根见长,他的地方书写里洋溢着浓重的道德激情,尤其是那种为新中国1现代实践道德立法、辩白的冲动。如是道德执着的风格从何而来,它的特色和局限又在哪里?本文把李佩甫的创作置于中原传统...
关键词:李佩甫 “新时期” “50后” 知青 寻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