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

作品数:312被引量:30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罗卫东吴红列聂文军乔洪武周中林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道德情操论》中的行为合宜性问题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1期104-106,219,共4页陈雨乔 
文章首先从合宜的基础前提——同情出发,对同情的内涵、根源及其引发形式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结合代际沟通中的婚恋问题做进一步讨论;其次,对合宜的内涵及各种感情合宜的程度进行阐释论证;最后,借助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有关理论,...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 合宜性 斯密 同情 
同情与想象力在环境审美中的作用——围绕亚当·斯密的讨论
《新华文摘》2024年第20期142-146,共5页 何敏(译) 
亚当·斯密的美学理论通常与.他关于音乐、模仿和修辞的论著有关。但他的《道德情操论》和《天文学史》也为反思审美判断、美和想象力提供了依据。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不仅援引了艺术尤其是文学的各种例子,而且他认为想象力能够提...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 审美判断 天文学史 环境审美 可理解性 美学理论 亚当·斯密 想象力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渊源、释义演变与本意还原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46-60,87,共16页郝海波 
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研究”(2021MYB014)。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在经济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量证据表明,主流经济学过度解读并严重曲解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早在斯密之前,“看不见的手”就已经频繁出现在各种文献当中,其含义可以理解为某种“超自然的、凡人...
关键词:亚当·斯密 看不见的手 国富论 道德情操论 天文学的历史 
人类为什么需要公司?——读《逐利而生:3000年公司演变史》
《中国高新区》2024年第8期148-150,共3页陈斌 
1776年3月,经过三年时间的打磨修订,亚当·斯密出版了后来震惊世人的《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在这本著作中,斯密有一个伟大的发现,即市场中有只“看不见的手”。事实上,无论斯密是否发现,作为人性本能,这只“...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 看不见的手 个人意志 《国富论》 演变史 物质交换 自利行为 文学作品 
为何大品牌都爱搞“联名”?
《中学生博览》2024年第19期20-21,共2页胡姚雨 
利已就是利他,利他终能利已——这正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恭喜你,用购买联合会员的时间,离伟人又近了一步!想充QQ音乐会员时,发现购买QQ音乐与B站的联合会员更划算;连带发现,QQ音乐与爱奇艺、Q...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 良心发现 百度文库 亚当·斯密 爱奇艺 利他 
改“冤屈”为“怨恨”:《窦娥冤》初译本考异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108-119,共12页斯维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8—19世纪戏曲传播史料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023CDJSKJC07)成果。
1838年,《窦娥冤》由启蒙思潮下重视女性平民主人公的法国汉学家巴赞首次翻译。比勘译本与所据臧本发现,他总体上强调“极致审慎忠实”,唯对窦娥唱词改持“翻译不是屈从”的理念。巴赞把窦娥的“冤”,译为由休谟列入悲剧情绪的“怨恨”...
关键词:《窦娥冤》 悲剧主人公 巴赞 《道德情操论》 考异 窦娥 启蒙思潮 法国汉学家 
评《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19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刘杰 
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项目(2018-46)。
亚当·斯密因其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被后世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领军者和经济学伦理奠基者。与斯密同为苏格兰启蒙学派创始人的休谟,其经济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斯密经济思想的成型,其经济伦理思想也是自由经济理论的一...
关键词:经济伦理思想 《道德情操论》 伦理规则 看不见的手 资源稀缺 学派创始人 《国富论》 休谟 
读《道德情操论》有感
《中国审判》2023年第17期112-112,共1页陈贝 叶慧萍 
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认为:“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读者对于书中的人生百态、苦痛哀愁仅是旁观者,这大概是毛姆认为读书能逃避人生痛苦的缘由。翻阅笔墨写就的纷争、审视与自已无关的人生,有一种旁观者却无法摘除责任、冷眼漠视...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 旁观者 毛姆 人生百态 著名小说家 避难所 
亚当·斯密的“合宜赞扬”与“合宜责备”及其对大学生道德评价的启示——基于《道德情操论》第三卷中合宜性的分析视角
《现代大学教育》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孙卫华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成效研究”,项目编号:21VSZ098。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第三卷中试图构建合宜性这一概念,“合宜赞扬”与“合宜责备”是合宜性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人的“两种自然需要”和“两种自然畏惧”为基础。其中,“合宜赞扬”具有不透明、非功利性和符合本分的特征,...
关键词: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合宜赞扬” “合宜责备” 道德评价 大学生道德评价 
亚当·斯密晚年对自由放任思想的反思——基于《道德情操论》版本的考察被引量:3
《经济思想史学刊》2023年第2期30-61,共32页罗卫东 
本文考察了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初版到第六版之间的若干重大修改,发现斯密对待自由放任的认识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在《道德情操论》初版中,斯密对自然自由体系抱有强烈信念,而晚年斯密则对此心存疑虑。与此相应,晚年斯密对基于...
关键词:亚当·斯密 自由放任 道德情感腐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