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宜性

作品数:61被引量: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罗卫东赵玲张江伟吴红列杨青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招标课题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道德情操论》中的行为合宜性问题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1期104-106,219,共4页陈雨乔 
文章首先从合宜的基础前提——同情出发,对同情的内涵、根源及其引发形式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结合代际沟通中的婚恋问题做进一步讨论;其次,对合宜的内涵及各种感情合宜的程度进行阐释论证;最后,借助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有关理论,...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 合宜性 斯密 同情 
人性动机与德性之源——苏格兰启蒙学者的道德动机理论研究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8-17,共10页任裕海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9SJZDA019)。
道德动机问题是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探讨的是道德行为的动力之源,需要考察道德实践中行为者的心理机制。准确解读苏格兰启蒙思想中的道德动机理论,至少需涉及三个方面的相关因素:一是区别于传统宗教神学的德性信条,在...
关键词:苏格兰启蒙运动 道德动机 道德感 同情共感 理性 合宜性 抱负 
西塞罗和马基雅维利政治道德观的分野与统一
《西部学刊》2023年第21期71-74,共4页罗璁 陈墨天 
西塞罗和马基雅维利根据各自所面对的政治形势,在《论义务》和《君主论》《李维史论》中提出了不同的的政治道德观。西塞罗以高尚性作为行事的出发点,用四种基本德行来重构罗马的政治伦理,以挽救逐渐衰亡的共和制度;马基雅维利力图从失...
关键词:高尚性 合宜性 必然性 例外 《论义务》 《君主论》 
亚当·斯密的“合宜赞扬”与“合宜责备”及其对大学生道德评价的启示——基于《道德情操论》第三卷中合宜性的分析视角
《现代大学教育》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孙卫华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成效研究”,项目编号:21VSZ098。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第三卷中试图构建合宜性这一概念,“合宜赞扬”与“合宜责备”是合宜性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人的“两种自然需要”和“两种自然畏惧”为基础。其中,“合宜赞扬”具有不透明、非功利性和符合本分的特征,...
关键词: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合宜赞扬” “合宜责备” 道德评价 大学生道德评价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
《读好书》2023年第9期84-86,共3页景婧 
1.治国之道:无为而无不为景婧/解读或日:“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一一《修务训》【解读】把“无为”理解为悄然无声、没有行动、无所作为,是我们仅从表面字义所认识到的道家...
关键词:事物发展规律 无为而无不为 治国之道 合宜性 修务训 精用 无所作为 
作为斯多葛主义批评者的亚当·斯密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20,94,共11页张江伟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苏格兰启蒙运动政治经济思想研究”(22YJA770021)。
在对斯多葛自杀论的反驳中,斯密践行了自己的道德哲学方法论。他否定前者关于激情和理性的看法,重新肯定了激情以及激情的交流对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意义。而通过将斯多葛神学目的论的视角拉回到人间,从人际互动和社会化的激情中寻找人...
关键词:激情 理性 合宜性 斯多葛主义 道德 
后疫情时代活力教育合宜性探究--以《鼠疫》阅读为例
《电脑迷·教师研修》2021年第9期35-36,共2页杨杰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345整合阅读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39-003)。
《鼠疫》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所写的长篇小说,作为一部警示文学小说,对后疫情时代的活力教育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下面将从《鼠疫》小说入手,探究《鼠疫》作品对活力教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鼠疫 主题 现实意义 活力教育 
漫论亚当・斯密的情感主义被引量:5
《学术界》2021年第9期109-120,共12页高全喜 
苏格兰启蒙思想的主流是情感主义道德哲学,尤其以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为代表。通过分析斯密情感主义道德哲学的具体内容,特别对于同情心、想象力以及旁观者视角下的合宜性情感等斯密的基本思想给予了深入的解读,进而论述斯密的正义规...
关键词:亚当•斯密 情感主义 合宜性 正义规则 美德 
先秦儒家“知”之“合宜性”浅论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82-85,89,共5页卢旭华 
先秦儒家之“知”是伦理之“善”与认识论之“真”的融合,可称之为道德认识论,具有“合真善而向美”的三维价值属性。如何让“知”达到“合宜”,实现道德认识践履的合理性以及适当性,是先秦儒家一个重要论域。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中,以对...
关键词:知论 合宜性 中道 他者 
现象学如何进行儒学研究?--论双方方法论的亲和性
《新华文摘》2021年第8期42-45,共4页张祥龙 
如果我们讲“现象学的儒学研究”,那么就应该了解和说明这种研究在方法上的合宜性。此文就旨在简略但力求中肯地阐发它。说得更具体些,就是要说明现象学方法的特点、儒家学说的特点,以及为什么现象学的方法,相比于其他的流行方法,更加...
关键词:儒学研究 现象学方法 合宜性 儒家学说 方法论 亲和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