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哲学

作品数:1413被引量:234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姚大志樊浩戴兆国何菁王腾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伦理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英美道德哲学中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伦理学研究》2023年第4期86-95,共10页魏梁钰 
在安斯康姆于1958年发表的论文《现代道德哲学》的影响下,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在当代英美道德哲学中重新得到严肃对待,但主流学界忽视了这篇论文中隐含的回应自休谟以来关于事实/价值区分的两条不同进路。从人的自然这条进路发展出后来的...
关键词:自然 价值 社会实践 规范性来源 
“怨恨”的道德哲学分析及其“精神救赎”被引量:2
《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2期112-117,共6页郭卫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20BZX121)的阶段性成果。
从道德哲学角度考察和反思近些年来伤害无辜民众的社会恶性事件,可以看出,它们既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公共安全事件,更是关涉到人的精神层面的伦理事件,其精神根源是“怨恨”。“怨”作为“自我心灵折磨”,直接导致个体的“精神沉沦”,并以...
关键词:怨恨 道德哲学 爱的能力 精神救赎 
从康德道德哲学看“理型”的来源
《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4期90-95,共6页钟锦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我们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论断:苏格拉底的“定义”指向事物普遍本质的内涵,这和柏拉图的“理型”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定义”是“理型”的思想来源。但在康德道德哲学的视域中,这个论断很难成立。“定义”指向作为...
关键词:定义 精灵 理型 苏格拉底 柏拉图 康德 
反思的、批判的、重构的当代中国伦理学被引量:3
《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2期38-51,共14页晏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道德观念史与道德实践史研究”(20&ZD038)。
当代中国伦理学面临广度拓展和深度发掘两大理论任务,前者属于问题域的开显,后者属于伦理学自身的深化。为摆脱成果多、质量低的窘境,当代中国伦理学必须在“不再是”“正在是”和“尚未是”三个维度上拓展和深化。在“不再是”的框架内...
关键词:公共性危机 德性论危机 规范论难题 心灵哲学 道德哲学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9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道德哲学在开放之时代尤要。——毛泽东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 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哲学 思想道德建设 道德情感 道德责任 道德判断 毛泽东 
道德现象学:缘起、内涵与方法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2期38-43,共6页王云强 郭本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青年道德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14CSH017)
兴起于20世纪初的道德现象学主张采用现象学方法分析道德经验。道德现象学涉及两方面的含义:处于现象学传统中的道德哲学和道德经验的现象学研究。道德现象学的研究目的有二:实践研究目标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和处理道德冲突,而哲...
关键词:道德现象学 现象学 道德经验 道德哲学 内省法 
再写“中国伦理学”——读朱贻庭教授《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
《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1期136-140,共5页高兆明 
朱贻庭教授的《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基于当今中国现实,究天人之际,明古今通理,察源辨流,举纲张目,勾勒出现代"中国伦理学"轮廓体系。"中国伦理学"是立足中国历史与现实,用中华民族的语言,提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用特殊的概念、义理逻...
关键词:朱贻庭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 中国伦理学 再写中国伦理学 
《易传》道德哲学新探
《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5期55-60,共6页李佩桦 徐孙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孝道养老伦理及其现代启示研究"(14Bzx081)
《易传》通常被认为是释《易》之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但目前的中国伦理思想史教科书多不见对《易传》伦理道德思想的阐述,这与《周易》"群经之首"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有鉴于此,本文从三个层面上对《易传》的道德哲学思想进...
关键词:《易传》 道德哲学 《周易》 
康德道德哲学的“目的”之维被引量:3
《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4期79-83,共5页詹莹莹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康德道德哲学中的目的论研究"(GD16XZX04)
康德伦理学被视为义务论的典范,因而许多研究主要围绕其"义务"(Pflicht)概念展开,探讨自律的意义和道德法则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康德著作中不乏关于"目的"(Zweck)的论述,甚至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建构了一个体系完备的目的体系,这对...
关键词:目的 自然 终极目的 自由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六辨》序和跋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4期1-5,共5页朱贻庭 
朱贻庭教授是我国研究中国传统伦理学史的著名学者。这里刊发的是他的近著《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六辨》的“自序”和“跋”。朱教授认为,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首先要研究传统道德哲学。如果不清楚中国古代哲人研究伦理、道德所创...
关键词:中国传统 道德哲学 自序 中国伦理学 伦理学史 传统伦理思想 著名学者 概念范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