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主体性

作品数:207被引量:39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卞桂平朱丽翔葛新斌李义胜庄永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劳动教育新路径 打造五育融合新样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2-2,187,共2页
长春市二道区远达小学始建于1959年,位于二道区东顺路41号,占地面积7727平方米,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学生1054名,教师76名。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学习生活为起点,以调动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发展为主线,坚持“五育”并举,在...
关键词:道德主体性 五育 三阶递进 自主体验 立德树人 新样态 深度融合 占地面积 
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道德发展理路
《全球教育展望》2024年第9期66-78,共13页李方安 刘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高质量教育视域下师德养成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EA190115)的研究成果之一。
教师道德发展离不开合理的理性范导。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作为职业角色在其所关涉的教育关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规范、准则和形成的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道德作为教师把握教育世界的一种方式,展示了教师对教育和教师自身的理解,也展...
关键词:教师道德 实践理性 道德主体性 
伦理学的范式转型为何必要及何以可能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9期145-146,共2页郦平 
面对数字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等对现代人生活观念的冲击,当代伦理学面临重重危机,诸如道德主体性的消解,因“他者的消失”带来的道德规范的颠覆,将“计算性思维”推向极致,消解了“沉思之思”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特有的生活即“沉思生...
关键词:道德主体性 人类本质 大型哺乳动物 信息资本主义 基因决定论 生活观念 范式转型 数字资本主义 
书讯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年第13期50-50,79,92,116,124,128,共6页
书名:教师职业道德养成:做一个温暖的师德实践者出版日期:2023年8月ISBN:978-7-303-18836-9定价:32.00元内容简介本书是编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学伦理学研究”(编号12JJD880013)课题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道德主体性 教师道德 阶段性成果 职业道德养成 基本策略 伦理规范 师德养成 矛盾和冲突 
个体与社会关系之辨:从阿多尔诺否定性的自由观谈起
《理论视野》2024年第5期92-98,共7页夏巍 廖文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唯物史观发展的原创性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2AKS001);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重大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文明观比较研究》(项目编号:ZK202302105)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诊断,阿多尔诺指出,飞速发展的社会不仅未能实现对自由的承诺,反而导致个体主体性的丧失,这一自由悖谬在思想层面上表现为以康德为代表的传统哲学,对自由与必然、特殊个体与普遍社会间关系的误认。阿多尔诺主...
关键词:阿多尔诺 道德主体性 否定性的自由 社会性自由 
德性如何“成于乐”——基于先秦乐教演变史的考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89-100,共12页黄梦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先秦儒家伦理的情感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9BZX115)。
自西周礼乐之治开始,即出现了旨在培养个体德性(政治德行)的乐教。“乐”与“礼”之规范性相辅相成,具有使不同身份的个体行为符合规范的教化功能,谓“礼、乐,德之则也”。随着诸子学说在春秋末年的兴起,德性的内涵从政治德行范畴深化...
关键词: 乐教 德性修养 伦理规范 道德主体性 
挑战“先到先得”原则——稀缺公共资源的分配公正论争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23年第2期184-200,共17页贾沛韬 
一些力图改善稀缺资源分配方案的努力往往引发普遍的不安与反对,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们挑战了公众道德直觉中对“先到先得”原则的偏重。然而,从信息壁垒、救助效用、代际正义等多个角度看,先到先得的简单形式平等尽管维系了资源的公平...
关键词:分配公正 先到先得 效用 稀缺公共资源 道德主体性 
人工智能司法正当性的语问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146-147,共2页杨志航 
从法理学来看,人工智能司法研究不仅应该关注可行性问题,更应该关注正当性问题。人工智能司法优势的讨论不能代替其正当性的证立。对此,有学者试图从司法主体、过程、手段和结局角度来论证人工智能裁判的正当性。亦有学者尝试从道德主...
关键词:司法主体 人工智能 正当性问题 权力合法性 道德主体性 可行性问题 司法错误 归责 
“算法作者”的创作思维与美学原则——算法时代电影工业美学之伦理转向被引量:2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5-75,共11页张立娜 陈旭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工业全方位的应用,人工智能编剧、人工智能演员、人工智能剧本医生、人工智能摄影、人工智能剪辑、人工智能营销系统的出现使电影工业链各个环节的制作流程发生了极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推动了电影的发展。算法的介...
关键词:电影工业美学 人工智能 “算法作者” 道德主体性 算法歧视 
荀子人性论中的知性与道德主体性的证成
《船山学刊》2023年第1期85-95,共11页冯硕 
知性是荀子广义人性论的核心内容。知性是“分”“辨”“义”“伪”的基础,其本身是中性的,最多在后天的运用中支持一种性能善论。知性及其高阶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者”。知性不仅通过慎思来实现欲望的长期稳定满足,还能和与道德意气...
关键词:荀子 性恶 欲望 知性 道德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