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作品数:26808被引量:22784H指数:5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玉金王子今李学勤吴良宝程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清华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记》中司马迁对“私密性文本”的改造——以战国晚期君主及秦二世继位问题为例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5年第2期89-101,M0005,共14页陈陶然 
司马迁在《史记》编纂中利用了大量非当事人不可知的“私密性文本”,新见出土文献中也出现多种与之相关却观点迥异的文本,学界已有讨论。利用多种文献,对照《史记》记载的赵王迁、楚幽王、秦王政和秦二世继位事件,可以发现,在有充分证...
关键词:“文本控制” 《史记》 “私密性文本” 秦二世篡位说 
模型建构、解释及预测系列(6):光的反射及折射
《湖北教育》2024年第31期90-93,共4页高云峰 
在涉及光的反射与折射问题中,光与介质(空气、水)是系统,光与介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反射或折射现象,画出的示意图是模型,利用光的反射与折射以及相关的模型,可以解释很多现象,而巧妙地利用这些原理,又可以发明创造,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
关键词:光的反射 折射现象 模型建构 发明创造 战国时期 显微镜 望远镜 示意图 
战国楚简所见军舞材料覆覈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王晨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太玄》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CZW015)阶段性成果。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第四册《相邦之道》“四肢之艺”并非军舞之姿,而是农业之技艺的代指,学者据此视为军舞材料的立论并不可信。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第十一册《五纪》“散军之仪”是“散军舞”名义来源的依据,得到了《礼记·乐记》的...
关键词:《相邦之道》 《五纪》 “四肢之艺” “散军之仪” “散军舞” 
清华简《祷辞》“白马”神与“女乘马”仪式考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4年第1期59-68,157,158,共12页凌彤 
“白马”在先秦时代,不仅是神人欲求的神异之物,也是鬼神意志的传递者,在两种身份的结合下,“白马”进入祝祷、占卜的话语中,拥有了成神的信仰根基。西周以来逐渐形成祭马以佐政驱灾的传统,“白马”又有沟通不同空间、不同部族的能力,...
关键词:《祷辞》 白马 配偶神 战国祷祀制度 
战国中山王所迁肤施在陕北补证——兼论战国中期秦赵边界情况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年第1期125-131,共7页陈陶然 
对战国中山王所迁肤施的地望,学界尚有分歧。根据战国中晚期秦、赵、魏三国在今陕北地区疆域变迁情况并参照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物,可推定中山王所迁肤施就是秦汉时上郡的肤施,在今陕西榆林南,赵国曾经占据这一地区约十五年。赵国能够在赵...
关键词:战国中晚期 肤施 秦赵边界 
楚文字“■”及相关诸字用字研究
《中国文字研究》2023年第2期65-73,共9页曹雨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楚文字综合整理与楚文字学的构建”(编号18ZDA30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详细梳理了战国楚文字中的“■”字以及从其得声诸字的字形及用法。运用全面计量统计的方式总结了“■”字及相关字的字词关系,明晰了诸字记词的主次关系,并将其区分为两个层级。还校读了出土文献中的相关字词。
关键词:战国 楚文字 用字  
战国“琮”字初文构形补说
《中国文字学报》2023年第1期135-143,共9页石小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两汉讹字综合整理与研究”(15ZDB095)的阶段性成果
战国楚简中有一个与“从、簪、谗”对应之字,陈剑先生认为来源于甲骨金文“■”字简体“■”,系“琮”的表意初文,楚简诸字隶定为“■”。本文结合清华简《四告》“懿”字,认为楚简诸字下部所从的“止”形并非后加,而是由“■”形下部...
关键词:楚文字 清华简 形体讹混   
战国楚简所见乐正材料覆覈及相关问题考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6期14-18,共5页王晨 
《古乐》尧乐正夔与舜乐正质因音近与历史背景接近而产生讹混。从“音理、实例、书证”三方面覆覈,《容成氏》乐正“■”读为“质”,乃舜乐正,“夔”为尧乐正,《察传》言其为舜乐正源自《吕氏春秋》“并载二说”特殊编撰现象。《子羔》...
关键词:《吕氏春秋》 《子羔》 《容成氏》 乐正 
楚简《诗·召南·驺虞》与上古虞衡制度——兼论当代中国古典学的构建被引量:3
《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59-78,200,201,共22页黄德宽 
关于《诗·召南·驺虞》的研究分析了历代关于《驺虞》诗的阐释情况,依据最新发现的战国楚简抄本进行了新阐释,进而揭示上古虞衡制度与该诗的深层联系,对该诗研究长期以来未曾解决的难题提出新意见,从而为当代中国古典学的构建提供了一...
关键词:诗经 驺虞 虞衡制度 战国楚简 中国古典学 
战国秦兵器考订七则被引量:1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年第11期59-70,共12页陈陶然 
本文对新见的4件战国秦兵器四年相邦樛游戈、三十八年上郡守庆戈、四年戈、十四年少府工佗铍进行考订,认为前两件为伪器。四年戈的年代有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和秦昭襄王四年(前303年)两种可能,并对铭文进行了补证。十四年少府工佗铍的...
关键词:战国秦兵器 兵器辨伪 年代考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