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

作品数:9036被引量:3422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潘家永杨学友徐向田颜梅生侯国云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司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上海行人闯红灯案”谈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认定——《周某刚交通肇事案(入库编号:2024-18-1-054-001)》解读
《人民司法》2025年第2期4-9,15,共7页薛依斯 吴亚安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交通运输领域,鉴于机动车相较于行人具有动力大、速度快、盲区多等特点,机动车驾驶人...
关键词:公私财产 司法认定 机动车驾驶人 交通肇事罪 交通运输领域 重大交通事故 致人重伤 交通肇事案 
L3等级自动驾驶汽车交通肇事的犯罪主体
《人民司法》2023年第7期40-45,共6页刘振会 徐文琦 
L3等级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中间等级,既有自动驾驶模式,也有手动驾驶模式。对该等级自动驾驶汽车交通肇事犯罪主体进行研究,可以解决所有等级自动驾驶汽车交通肇事罪主体问题。L3等级自动驾驶汽车手动驾驶模式交通肇事时,驾驶员符合现行法...
关键词:安全注意义务 自动驾驶系统 交通肇事 责任能力 自动驾驶汽车 中间等级 犯罪主体 自由意志 
交通肇事后默许他人顶包的行为定性
《人民司法》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马颖 
【案情】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9年11月26日,被告人韩磊驾驶豫牌重型半挂车沿344国道由东向西行驶,17:10许,车辆行驶至344国道238KM+350M处时,与由南向北横过道路的被害人张其雨驾驶的三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两车不同程...
关键词:行为定性 电话报警 交通肇事 顶包 江苏省盱眙县 事故发生 韩磊 默许 
海上交通肇事案件危害结果和管辖机关的确定
《人民司法》2023年第2期43-46,共4页肖晚祥 杨坤 
【裁判要旨】海上交通肇事案件中,虽然不能直接认定失踪人员自然死亡,但是综合案发时间、地点、水深、气温、水温、浪高等情况,经海上搜救部门及专家评估,可以将无生还可能的失踪人员等同于法律上死亡,据此认定为海上交通肇事案件的危...
关键词:刑事管辖权 逃逸行为 刑事案件 救助义务 交通肇事 失踪人员 司法机关 海上搜救 
交通肇事转化型故意杀人犯罪行为模式辨析
《人民司法》2022年第32期42-44,共3页薄金栋 
[裁判要旨]在交通肇事转化型故意杀人案件中,应对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从构成要件方面进行展示,结合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和被害人的死亡原因,对被告人的主观犯意进行深入辩析,进一步厘定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的边界,从而对...
关键词:犯罪行为 不作为犯罪 犯罪性质 故意杀人 交通肇事 转化型 裁判要旨 死亡原因 
具有公共通行功能的施工路段属于道路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22年第26期58-60,共3页金立寅 
【裁判要旨】施工单位在对道路进行整修时,未按规定履行任何安全警示义务,致使被害人以参与公共交通的主观心态误入施工道路的,应当认定事发地点符合交通肇事罪中道路的定义。发生相应危害后果,且事故责任认定已达到相应标准的,应当对...
关键词:定罪处罚 危害后果 主观心态 警示义务 事故责任认定 事发地点 交通肇事罪 施工单位 
以驾车冲撞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的主观心态判断
《人民司法》2022年第14期50-53,共4页黄伯青 李洁 
【裁判要旨】以驾车肇事逃逸、持续加速、变道、冲闯路口红灯等方式致多人死伤的行为,需对行为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全面审查,排除其案发时短暂失去意识、酒驾、毒驾后,通过查明行为人是否存在报复社会等犯罪动机,准确把握诱发其实施犯罪行...
关键词:危害公共安全 主观心态 查清事实 犯罪行为 报复社会 司法认定 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罪 
在内部车库驾车致人死亡案件的归责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21年第32期48-51,共4页张文波 聂晓昕 
【裁判要旨】判断被告人是否应对被害人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应坚持从客观到主观的判断逻辑,以避免结果归责。特别是对于发生在公共道路以外的驾车致人死亡案件,在责任认定方面宜参照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思路。
关键词:刑事责任 公共道路 交通肇事罪 裁判要旨 责任认定 归责 死亡结果 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后履行救助义务但找人顶替的定性
《人民司法》2020年第23期27-29,共3页赵凌云 
肇事行为人在刑法规范层面应履行的是积极救助被害人这一核心义务。在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层面的义务除该核心义务外还包括承担法律责任。肇事行为人履行核心义务但是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属于交通安全管理层面的逃逸,可以作为认定事故责任...
关键词:交通安全管理 加重情节 救助义务 刑法规范 交通肇事 事故责任 规范层面 逃避法律追究 
肇事者隐瞒身份并离开现场构成逃逸
《人民司法》2020年第23期30-33,共4页王永兴 黄江南 
被告人撞倒被害人后,在具备救助条件的情况下,置被害人生命处于高度危险状态于不顾,并故意隐瞒自己的肇事者身份,不履行作为肇事者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意图逃避法律追究,致使被害人被后车碾压致死,应当认定被告人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
关键词:交通肇事后逃逸 法定义务 逃避法律追究 高度危险 肇事者 致人死亡 隐瞒 救助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