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茶

作品数:26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陆德彪周晓红张星海唐德松龚恕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内贸易部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茶叶》《中国花卉园艺》《农民致富之友》《上海茶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艺文化线 娃娃采茶受启蒙
《村委主任》2016年第12期28-28,共1页李宁 王小飞 
宁海县桑洲镇是浙江名茶“望海早茶”的产地之一,桑洲镇学前教育中心就地取材,把茶文化作为幼儿园的一项特色课程,不少孩子有了第一次采茶的经历。
关键词:茶文化 采茶 茶艺 浙江名茶 就地取材 学前教育 宁海县 幼儿园 
龙泉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22期72-73,共2页游春红 马建花 虞建华 
一、龙泉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现有龙泉市凤阳春有限公司、浙江金福茶业有限公司、龙泉市阳光农业有限公司、浙江顶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凤阳春、白天鹅"两只浙江名茶,其中"凤阳春"和"必福"品牌先后获得浙...
关键词:龙泉市 茶产业 农业龙头企业 品牌知名度 浙江名茶 新产品鉴定 生态农业 名牌产品 
推进龙游茶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中国茶叶》2013年第3期13-13,共1页詹锡根 
龙游产茶历史悠久,北宋时就有采茶业。自古以来,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加工技艺,铸造了名目繁多的茶叶品牌,其中尤以龙游方山茶最为盛名。据史料记载,明代时,浙江有21品传统名茶,龙游方山茶为其中之一,与西湖龙泓(井)茶等15...
关键词:品牌建设 龙游 茶业 传统名茶 浙江名茶 生态环境 史料记载 与时俱进 
临海发现百年茶树群落被引量:2
《中国茶叶》2012年第10期32-33,共2页陈昌来 廖天宝 汪建华 
临海产茶历史悠久,至今有1800多年历史。据《临海县志》引抱朴子《园茗》记载:“盖竹山(今汛桥镇)有仙翁茶园,旧传葛玄植茗于此”。唐朝,临海产茶为浙江十州五十五县之一。明朝,临海茶叶广为栽种,品质优良,明洪武初年(1368)...
关键词:茶树 临海 群落 浙江名茶 品质优良 历史 海产 芽茶 
5种浙江名茶的抗氧化活性比较被引量:6
《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5期267-269,共3页阙斐 冯文婕 
2010年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编号:浙教办高科(2010)175号]
以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金属螯合能力、总酚含量为指标,比较了浙江10大名茶中的5种名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余杭径山、景宁惠明、诸暨绿剑)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5种茶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但总抗氧化...
关键词:浙江名茶 抗氧化能力 酚类 
浙江名茶适生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建立和应用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3期347-349,共3页刘军保 华锡宏 康占军 曲颖 
省部(浙江省;国土资源部)合作项目(编号:2002-2005)
通过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及名茶产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建立适生模型,进而对名茶适生环境条件进行评价和适宜区划。模型建立和(潜力)评价方法研究对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资源潜力评价、地质调查成果实际应用转化等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名茶 地质-地球化学 模型 适宜 
浙江名茶品质特征及评鉴新技术应用现状被引量:8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4期19561-19563,共3页张星海 周晓红 唐德松 龚恕 
浙江省科技厅测试基金资助项目(2009F70037)
以2009年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工程实施产生的17个名茶为代表,分别从产地、色泽、外形、香气、滋味及叶底方面介绍了浙江名茶品质特征;围绕茶叶品质审评因素,综述了近10年来茶叶品质的量化识别研究成果,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依次为机...
关键词:茶叶品质 名茶 量化识别 品质指标 新技术 
千年白茶换新颜
《农产品加工》2010年第8期46-48,共3页李闯 
提及果冻,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喜之郎",提及白茶,人们会想到什么呢?安吉白茶作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尽管它属于绿茶,但因其在生长初期叶面上好似身披银毫,由此安吉人借鉴了工业产品"喜之郎"占据果冻产品类别的策略,做到提起白茶就能使...
关键词:安吉白茶 农产品品牌 换新 浙江名茶 生长初期 产品类别 工业产品 消费者 
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指标及其它被引量:3
《茶叶》2009年第3期133-135,139,共4页陆德彪 
关键词:浙江名茶 浙江省 评选 无性系良种 机械化加工 无公害生产 产业化进程 鱼米之乡 
浙江名茶 仙都笋峰
《茶叶》2009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浙江名茶 石笋 气候温和 缙云山 唐玄宗 林木 山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