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菇

作品数:52被引量:21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宇航许旭萍莫天砚肖冬来李惠珍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正红菇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
《广州化工》2023年第19期11-15,共5页李科鹏 冯玉会 普开仙 李锐扬 戴应淑 师伟 李琛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101AT070694);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A019);云南省高校特色植物化学评价及应用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以正红菇(Russula Vinosa Linolbl)为原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正红菇中所含多酚,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正红菇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正红菇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6∶1,乙醇体积分数59%,超声时间62 min,超声温...
关键词:正红菇 多酚 超声波辅助法 响应面 抗氧化 
正红菇菇位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与网络结构分析被引量:1
《福建农业学报》2022年第4期529-537,共9页王英浩 满家银 张桃香 练春兰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71201800701)。
【目的】通过对正红菇菇位土壤细菌的分离培养,探究其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其种间互作关系,为后续筛选促进正红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分化的菌根促生菌奠定基础。【方法】利用LB和ISP2两种培养基通过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对正红菇菇位...
关键词:正红菇 根际土壤 可培养细菌 网络结构 
闽北正红菇宿地森林群落主要种群高度生态位被引量:6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6期812-817,共6页龚辉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1304).
基于闽北正红菇宿地森林群落调查数据,以高度级作为不同资源位,计算、分析群落中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相似比例.结果表明: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群落中的优势种,同时也是建群种,在群落中...
关键词:正红菇 高度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相似比例 
红外光谱结合曲线拟合分析对两种红菇的研究被引量:3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41-46,共6页李栋玉 王媛 胡粉娥 晏翠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玉米真菌性病害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诊断”(3176034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变绿红菇和正红菇的营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红外光谱显示两种蘑菇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它们的光谱在特征区出现重叠,导致一些信息被掩盖,难以真实反映营养成分的含量.提出利用二阶...
关键词:红外光谱 曲线拟合分析 多糖 变绿红菇 正红菇 
正红菇多糖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及细胞免疫活性被引量: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年第9期115-121,共7页李陈晨 赖凤羲 夏永军 艾连中 张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1428);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19-02-08-00-07-F01152)。
为比较正红菇子实体不同部位多糖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细胞免疫活性差异,依次采用热水和碱液分别提取正红菇菌盖和菌柄多糖,得到4种多糖提取物。通过化学成分、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分析,比较4种正红菇多糖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差异;通过小鼠...
关键词:红菇 多糖 化学组成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福建正红菇保护林中壳斗科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0年第5期771-783,共13页余文英 胡红莉 鲍坚东 彭明慧 鲁国东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7N0005)。
保护和合理利用福建红菇(Russula)资源、探索保护性采摘调控红菇壳斗科(Fagaceae)共生宿主外生菌根菌群结构,可为促进天然红菇林的红菇增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形态特征结合rDNA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调查福建红...
关键词:红菇 外生菌根 壳斗科 
红椎林中正红菇生境的土壤肥力及真菌多样性特征被引量:11
《西南农业学报》2020年第1期109-116,共8页任奎瑜 赵久成 郭霜 王帅帅 张传进 庞师婵 杨尚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547);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AA17204041);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OSKL201506)
【目的】分析红椎林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着生真菌的多样性特征,为人工栽培正红菇或人为措施提高正红菇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红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同区域的马尾松林、核树林和荔枝园土壤为对照,基于传统实验方法和...
关键词:正红菇 真菌多样性 生物学性状 高通量测序 
人工促进措施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林业勘察设计》2018年第4期48-51,共4页林玉秀 
研究调整林分郁闭度、地面植被盖度、树种结构等人工促进措施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以前期产量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维持在0. 6~0. 8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正红菇产量;林分郁闭度不高时,需维持地面植被盖度0. 2~0. 3较...
关键词:人工促进措施 正红菇 协方差 产菇量 
森林里的正红菇
《中国林业》2018年第21期58-60,共3页禹飞 梁俊峰 
正红菇是一种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一带很受欢迎的野生食用菌,是一种重要的林下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部地区,常见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四川、河南等地,又称真红菇、大红菇、红锥菌、大红菌、大朱菇、正...
关键词:正红菇 森林 野生食用菌 中南部地区 中国南部 产品资源 东南亚 非木质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正红菇色素工艺被引量:7
《食品工业科技》2018年第15期195-199,共5页丁建英 徐亚男 姜慧 张啸 
2018年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
以正红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正红菇色素,以正红菇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正红菇色素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超声波辅...
关键词:正红菇 色素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