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旨趣

作品数:22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仲崇玉刘同舫李淑梅李欣荣刘京希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齐鲁学刊》《江汉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辛亥《时事新报》征文的政治旨趣与舆论互动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1年第12期40-49,共10页李欣荣 
1911年5月,张元济、高凤谦等人收购的《时事报》改组为《时事新报》,并委任汪治年为报馆经理。创办者抱有浓厚之政治关怀,尝试做到立场中立,欲为“政客”提供以政见组成政党的舆论空间,为立宪时代的政党政治做好准备。时事报馆开办之初...
关键词:《时事新报》 张元济 汪治年 征文 
辛亥《时事新报》征文的政治旨趣与舆论互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150-160,164,共12页李欣荣 
1911年5月,张元济、高凤谦等人收购的《时事报》改组为《时事新报》,并委任汪诒年为报馆经理。创办者抱有浓厚之政治关怀,尝试做到立场中立,欲为"政客"提供以政见组成政党的舆论空间,为立宪时代的政党政治做好准备。时事报馆开办之初即...
关键词:《时事新报》 张元济 汪诒年 征文 
青年马克思古典学研究的启蒙意蕴与政治旨趣——再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3期8-15,共8页臧峰宇 潘玥斐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重思马克思的古典学研究——一种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考察”(21XNH198)。
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以及为此做准备时撰写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批判了实证哲学和位格主义。通过解读伊壁鸠鲁哲学,他将古希腊的自由观念置于现代语境中加以重新考察。马克思在这两个文本中所做的古典学研究,表明他继...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马克思《博士论文》 古典学 自由 启蒙 
“社会-历史” 空间的辩证阐释与政治旨趣被引量:4
《现代哲学》2020年第6期29-35,共7页解丽霞 邱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总结”(18ZDA001)。
要回应后现代思想家对“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空间缺场”的质疑,需立足“社会-历史”双重向度,重申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理论。实践是自在自然空间与人化自然空间的津梁,刻画出空间的社会意义,以实践为内核的社会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形式、人“类...
关键词:社会空间 空间实践 历史空间 空间生产 空间正义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视野下劳模精神再阐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6期197-197,共1页刘佳 
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劳动解放”为原则构建而成的新型国家。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劳动体制下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群体的阶级品质和精神品质的“人格化”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思想要义和政治旨趣在...
关键词:劳模精神 社会意识形式 精神品质 治国理政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孕育期 人格化 政治旨趣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的政治旨趣被引量:2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5-9,共5页杨乐强 李坤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与人的存在方式的重构"(项目编号:14BZX008)的研究成果
鲍德里亚将消费社会视为一种资本主义的微观政治操控和政治统治机制,是通过运用主客体倒置诠释方法、体系化审视方法和功能分析方法等进行的,他既把消费社会看作是经济与政治交织运演的产物,也把消费社会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功能...
关键词:消费社会 政治功能 政治价值 主体性出路 
资本主义批判与社会正义——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旨趣被引量:1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28-34,共7页李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KS057);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QNRC201610);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在制度批判、现代价值观批判以及政治批判上,有着相同的政治哲学立场,这种旨趣使得两种生态政治理论具有一种先在的同源共约性。然而,从产生的自然伦理价值、地理空间和工业化发展程度上看,两者也都带有...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 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正义 命运共同体 
组织体说的法理内涵和政治旨趣被引量:2
《私法研究》2016年第2期75-97,共23页仲崇玉 
司法部2014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SFB50026);中国法学会2015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CLS(2015)C066];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度校级引进人才科研项目(批准号:2012-XZRCXM003)的阶段性成果
目次一、法人组织体说产生的法律实践及学术背景二、权利及权利主体的界定三、对法人本质的法社会学研究四、对法人人格的法解释学研究五、简评法人组织体说(Organisations theorie)为法国学者米休德(Leon Michoud,1855-1916)所创,并由...
章太炎《齐物论释》的政治旨趣
《政治思想史》2015年第1期23-37,197-198,共15页余艳红 
章太炎的《齐物论释》通过以佛证庄的方式,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平等的新世界,一个彻底消灭了文野之偏、是非之见、物我之殊、有无之分、善恶之异的世界,这是章太炎的乌托邦,一个反抗西方现代性,并试图与之进行对话,一争高下的新乌托邦。它...
关键词:章太炎 《齐物论释》 乌托邦 
高校招生政策:政治抑或教育?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年第1期3-9,共7页程广文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2YJA880014)
高校招生政策是一种公共政策,而所有公共政策均有其政治旨趣,即追求社会公平。但是,从现实看,无论在何种文化下,社会公平作为高校招生政策的政治旨趣难以在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教育领域中的公共政策尤为如此。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招生政...
关键词:高校招生政策 政治旨趣 教育诉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