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

作品数:5982被引量:13008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希庭刘伟民赵武校周宗奎肖信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心理与行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年人的母亲与子女参照加工优势:知觉匹配任务证据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5年第1期1-7,共7页刘湍丽 许杨 陈昌明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3KC27);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教高[2024]403号45)。
将信息与自我建立联系能促进加工即为自我参照效应。中年人自我概念同时包含自我、子女和母亲。然而新建立的子女、母亲相关联系能否快速影响知觉加工尚未有研究涉及。本研究选取43~57岁的中年人为被试,采用改进的知觉匹配范式,通过4(...
关键词:自我参照 母亲参照 子女参照 知觉匹配任务 
歧视知觉如何影响特殊儿童的家庭功能?孤独感和亲子亲合的作用机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4年第6期799-805,共7页徐金凤 吴添昊 程毓可 于冲 关文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西部项目(BMX230345)。
为考察歧视知觉对特殊儿童家庭功能的影响,及特殊儿童父母的心理状况(孤独感)和亲子子系统(亲子亲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对517名特殊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显著负向预测特殊儿童的家庭功能;(2)孤独感在歧视知觉和...
关键词:歧视知觉 家庭功能 孤独感 亲子亲合 特殊儿童父母 
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马燕 王振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113,31971004)。
道德自我知觉的提升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存在道德一致性效应与道德心理许可效应两种矛盾现象,造成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解释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解释水平在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与欺骗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
关键词:道德自我知觉 道德行为 欺骗行为 解释水平 
汉语词切分和字号对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眼动的证据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4年第1期1-7,共7页郭梅华 兰泽波 巫金根 李赛男 吴俊杰 闫国利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190012)。
本研究采用移动窗口范式,探讨汉语词切分线索和字号对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采用3(词切分线索:不切分、正确词切分、错误词切分)×2(字号:大、小)×4(窗口:L1R2、L1R3、L1R4、整行)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字号与窗口交互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字号 阅读知觉广度 词切分线索 
中职生同伴、师生关系对学业倦怠的影响:歧视知觉与自我同情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2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3年第5期691-697,共7页王思怡 丁菀 宋省成 孙赵星 谢瑞波 李伟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BBA220198)。
采用纵向追踪设计,使用同伴依恋量表、师生依恋量表、中职生歧视知觉量表、中文版自悯量表与学业倦怠量表对1896名中职生进行间隔半年的两次测查。结果发现:(1)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中职生学业倦怠;(2)歧视知觉和自我同...
关键词:中职生 学业倦怠 歧视知觉 自我同情 
威胁性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基于情绪动机理论的视角被引量:2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3年第3期289-295,共7页郭秀娟 任维聪 张志杰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拔尖人才项目(BJS2023012)。
本研究从动机角度探讨两种特定的威胁性情绪(愤怒、恐惧)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分别采用情绪面孔图片(实验1)和身体图片(实验2),通过时间比较任务(实验1、实验2)和时间估计任务(实验3),均发现了时间知觉在愤怒和恐惧这两种威胁性情绪影响...
关键词:威胁性情绪 趋避动机 时间知觉 情绪诱导。 
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与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回避应对策略和社交敏感性的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3年第3期336-343,共8页张思敏 董亓易如 陈飞 阿尔升•海达别克 丁雪辰 朱仲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00075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2019-01-07-00-02-E00005)。
为探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和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对上海地区4~6年级共575名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社交自我知觉可以负向预测抑郁和社交焦虑;(2)回避应对策略在社交自我知觉与抑...
关键词:社交自我知觉 抑郁 社交焦虑 回避应对策略 社交敏感性 
面孔生命性加工的时间进程:ERP研究被引量:1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年第5期577-584,599,共9页金花 严世振 单金磊 刘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79)。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通过参数设计考察了大脑加工面孔生命性时的神经电活动动态进程。结果显示:非生命性面孔比生命性面孔在中央顶区诱发了更大的LPP波幅;生命性和非生命性面孔诱发的LPP波幅均显著大于中间等级(60%)面孔,提示...
关键词:面孔加工 生命性知觉 事件相关电位 
歧视知觉对留守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被引量:7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年第3期346-352,360,共8页丁倩 罗星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ZH021);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8-CXTD-04);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
为考察歧视知觉对留守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662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抑郁、愤怒、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两两显著正相关。(2)歧视知觉不能直接影响留守青少年攻击行为,但存在四条显著的...
关键词:歧视知觉 抑郁 愤怒 道德推脱 攻击行为 
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及其与孤独感和安静退缩的关系被引量:3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年第4期473-479,共7页游志麒 周宗奎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项目(2021-04-003-BZPK01)。
采用问卷法对253名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儿童进行两年追踪调查,以考察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轨迹,并分析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与孤独感和安静退缩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趋势存在两类异质性群组,分别为增长组(占比93....
关键词:社交自我知觉 发展轨迹 孤独感 安静退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