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

作品数:2221被引量:3326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大龙任锋王东洋杨念群汪仕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海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大一统到统一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被引量:3
《学海》2024年第1期27-38,213,214,共14页赵德昊 周光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项目号:21AZD094);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国家建设视域中的大一统国家形态研究”(项目号:2022M721327)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民族从自在实体向自觉实体的转化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意识的形成根植于自身长期以来的观念与实践,成形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救亡图强的历史进程。在历史上,大一统观承受了王朝更迭、外...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一统 统一性 现代国家建设 
如何理解大一统:比较历史视野中的汉政典制化与罗马帝国困境被引量:3
《学海》2023年第2期84-92,140,共10页张舒 任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比较视野下的大一统政治理论研究”(项目号:22AZZ001)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中国的国家形态并非帝国,而是大一统。相比罗马帝国代表的军事统治主导与政治裂变性,大一统更具文治精神与政治聚合性。经过西汉前期的政治更化,郡县制大一统得到巩固更新,汉政典制成为中国后世政治的范型,而唐宋分别代表了强弱两...
关键词:帝国 大一统 治体 中心统合主义 大国礼治 
论政治大一统:内涵、本质和演进被引量:19
《学海》2022年第5期21-31,共11页汪仕凯 
大一统的根本性质在于政治,并且正是政治创造了大一统,政治大一统是大一统的根本内容。政治大一统是指一种国家体制或者说政治制度体系,它以皇权为中心,以政治集中为本质,由郡县制、官僚制、选官制、儒家意识形态等政治程序与皇权高度...
关键词:大一统 政治大一统 世界历史时刻 
以国家整合为中心的大一统理念:基于对秦汉间三场政治论辩的解读被引量:12
《学海》2022年第5期32-41,共10页姚中秋 
大一统是中国的根本政治价值,对其进行研究不能局限于《春秋》公羊学的抽象义理,也不能局限于边疆问题或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王朝的局部政治实践。本文重返秦汉大一统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以历史政治学方法解读其间发生的三场重要政治论辩...
关键词:大一统 秦汉国家 国家整合 历史政治学 
制度为什么是通的--作为政书范例的《通典》与国家治理传统被引量:4
《学海》2021年第6期55-62,共8页沈蜜 任锋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代儒家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号:TJZZQN19-001)的阶段性成果。
政体思维主导下的二元政制观趋向于突出宪法与一般性制度之间的差别,推崇政体,尤其是民主政体的判准价值,强调宪法塑造政治秩序的决定性作用。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政制被纳入专制政体的范畴类型之中,经受了偏于消极的评论。而作为政书范...
关键词:《通典》 治体论 大一统 礼法 国家治理传统 
荒政与大一统国家:国家韧性形成的内在机制被引量:21
《学海》2021年第1期5-13,共9页周光辉 赵德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政治学史研究”(项目号:19ZDA133)的阶段性成果。
大一统国家的长期维系和不断重建是中国国家韧性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但中国国家韧性的形成并不来自于独特的地理条件,中国反而是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度。自然灾害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而给大一统国家带来了强大的政治压力。国家对自然灾...
关键词:荒政 大一统国家 国家韧性 形成机制 
大一统与儒教宪政的君主专制
《学海》2013年第2期15-20,共6页包万超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宪政研究"(项目号:03JZD004)的阶段性成果
大一统下的君主专制和王道仁政是儒教宪政的根本特征,它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在政治领域的逻辑延伸。大一统是天地间普遍的法则,贯通天、地、人的圣王用"一"来统率天下是天地之常经。但一统和君主专制要建立在王道仁政的基础上,同时...
关键词:大一统 儒教 君主专制 道德约束 分权与制衡 
中国“大一统”的“三时一贯”论被引量:3
《学海》2009年第1期5-10,共6页黄玉顺 
中国"大一统"的观念并不仅仅是自秦至清的帝国时代所特有的意识形态,而是中国政治文明中的一个源远流长的根本传统,它"一以贯之"地存在、而又显现为"三时"即三个不同时代的历史形态——王权时代的大一统、皇权时代的大一统和民权时代的...
关键词:中国 大一统 三时一贯王权时代 皇权时代 民权时代 民族国家 
论儒家必为大一统的思想基础被引量:3
《学海》2008年第6期32-37,共6页邓曦泽 
儒家全面秉承了周文,在思想与规则上对社会生活都有全面的设计与安排,有助于安顿百姓的日常生活。儒家最终因汉武帝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而被独尊,承担着秦汉以来的大一统的思想共源的基础作用,并据之建构起中华民族的公共交往平台,成...
关键词:大一统 思想共源 公共交往平台 儒家诸子 六经 
“大一统”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被引量:6
《学海》2008年第6期38-43,共6页李晓宇 
作为中国古代奠基性的思想观念,大一统的内涵异常丰富。从《公羊传》的最早提出,到董仲舒的引申发挥,再到正统、统一等重要思想、政治理念固定成形,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转换聚合。追溯《公羊》的大一统的本义,梳理其流变,有助于我们思考...
关键词:大一统 公羊传 董仲舒 正统 统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