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趣

作品数:1521被引量:315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汉民於梅舫何成刚张凯刘占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舒志定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劳动凸显教育的存在论旨趣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4期146-147,共2页舒志定 
新时代需要准确全面地把握劳动及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给劳动教育以合理的定位。为此,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范畴对理解人的存在活动的意义,能够为理解劳动及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本质提供存在论视域。马克...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复归 物的世界 同人的世界 劳动范畴 存在论 人的存在 重读马克思 
劳动凸显教育的存在论旨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引量:15
《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23-32,共10页舒志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教育思想研究”(课题批准号:BAA180025)的研究成果。
精读马克思关于劳动及其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全面、深刻把握劳动教育内涵与本质的极其重要课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从劳动中发现人的存在秘密的重要著作。它提出了劳动是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的论断,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关...
关键词:马克思教育学说 劳动 劳动教育 存在论 
论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旨趣被引量:5
《教育学报》2012年第3期3-8,16,共7页舒志定 
作者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实践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当代意义"(项目编号:11FKS001)成果之一
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教育问题的语境、主旨与实质,是深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视角,把"现实中的个人"确定为教育对象,提出"现实中的个人"是"对象性存在"和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阐释教育目的的内涵...
关键词:马克思教育思想 人的教育 教育本质 
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旨趣被引量:6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6期1-5,共5页舒志定 
人的存在是理解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思想方式,它包含着三层意思,即作为教育活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教育思想方式的转变,强调人的存在是理解教育的思想路线;作为教育价值取向,它是一种心态、一种意向。这三方面的阐释,回应了关于...
关键词:教育基本问题 生活世界 思想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