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编纂学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其泰舒习龙周国栋李扬眉邓嗣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学刊》《史学理论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东岳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中国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之作——评陈其泰教授主编《中国历史编纂学史》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145-149,共5页张淑一 
中国人著史的传统悠远绵长,古往今来史家辈出不胜枚举,典籍浩繁汗牛充栋。如梁启超所云:“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关键词: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研究法 陈其泰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史学史 历史典籍 现代史学 史体 
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37-43,共7页陈其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09ZSA001)
中国古代优秀史著不仅记载了丰富详确的史实,寓含着高度的民族智慧,而且体现了精深的构思和编纂技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史书体例精心安排,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发掘和总结的重要课题。体例精当是为了更加恰当地再现客观历史...
关键词:中国历史编纂学 史书体例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司马迁 
“名山事业”:史家强烈的使命意识被引量:2
《河北学刊》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陈其泰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09ZSA001)
古代史家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著史,是中国先民历史意识高度发达的突出体现。司马迁著《史记》以"通古今之变";杜佑为寻找"匡拯之方"而著成《通典》;司马光以"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作为主编《资治通鉴》的宗旨;班固父子、李延寿父...
关键词:“名山事业” 史家使命意识 中国历史编纂学优良传统 
体例精当 匠心运用——中国历史编纂学优良传统之一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00-108,共9页陈其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9ZSA001)
史书体例的恰当运用是历史编纂学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当认真地总结、表彰古代史家如何匠心运用,做到史书内部组织结构和叙事方法的严密、协调。体例的制定和运用是为史书内容服务的,出色的史家苦心经营,运用体例达到严密、精当,从《左传...
关键词:历史编纂学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资治通鉴》 《明儒学案》 
体裁丰富多样: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展现——中国历史编纂学优良传统之四
《东岳论丛》2017年第9期54-59,共6页陈其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号09ZSA001)阶段性成果
我国传统史书体裁丰富多样,且各种体裁都相继产生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名著,这是民族文化伟大创造力在历史编纂领域的体现。对此,不能只停留在目录学分类形式上来理解,而应重视分析其蕴涵的史学价值。史书体裁的选择,是同史家的历史见识、...
关键词:史书体裁多样性 观察历史的不同视角 体裁运用与时俱进 中国历史编纂学优良传统 
《史记》“本纪”史学功能析论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8期81-91,共11页陈其泰 
司马迁著《史记》,在全书编纂的总体设计上,以"本纪"列在其他四种体裁之前,这一安排,突出地体现了其深邃的历史哲学和强烈的信史精神。十二本纪"包举大端",提纲挈领记述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各项大事,构成了全书的主干,其余篇章...
关键词:《史记》 本纪 史学功能 中国历史编纂学 民族文化创造力 
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时代特色和主要成就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2-21,共10页舒习龙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770043;2010年度广东省教育厅学科建设专项基金阶段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编纂学由传统的编纂体例和编纂思想向近代史书编纂体例和编纂思想过渡,呈现中西体例和思想互动融合的局面。一方面,传统的编纂体例和思想仍显示出卓越的生命力,出现了对传统历史编纂学进行反思和实践的倾向;另一方面...
关键词:20世纪 中国历史编纂学 史家 时代特色 主要成就 
中国近代史家对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守护
《史学月刊》2010年第10期116-122,共7页舒习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09AZS001);韩山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国近代历史编纂学研究"
20世纪前半叶,随着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方法的不断涌入,中国传统历史编纂学受到西方历史编纂理论与方法的挑战。在章节体主宰中国历史编纂的语境里,20世纪史家在反思章节体史书的流弊和继承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方面,做出了一些...
关键词:20世纪前半叶 近代史家 中国历史编纂学 
梁启超构建中国历史编纂学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76-80,共5页舒习龙 
梁启超在建构具有近代特色的中国历史编纂学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关于历史编纂理论的认知和思考、传统史书体裁的评价和改造等方面展示了卓越的史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他的一些论述和思考对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编纂学的演进和发展起到了...
关键词:梁启超 中国历史编纂 理论 体例 
近50年的中国历史编纂学被引量:6
《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5-14,共10页邓嗣禹 李扬眉 周国栋 
中国历史编纂学在经历了 14至 19世纪的衰颓之后 ,到了 2 0世纪 ,似乎又重新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历史编纂学的思想倾向趋于开放 ,历史观念得以更新 ,材料、内容和领域也大有扩展 ,社会史和经济史等诸多分支学科都取得了进步。而结合思想...
关键词:20世纪前半期 历史编纂学 疑古派 考古派 社会经济史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