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体例

作品数:47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宋志英罗炳良陈其泰刘桂生宋志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湖南社会科学》《东南学术》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史书体例到思维模式的转变——现行体例下的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设计
《靖远教育》2023年第6期15-18,共4页张小华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对散布于教科书各册、各课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受此启发,我们在历史高考复习过程中突破必修、选修教材各单元各课的界限,设计了引导学生模拟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体例的探究性学习方案。
关键词:高中历史 选修教材 探究性学习 整合重组 纪事本末体 高考试题 模式的转变 纪传体 
走向五礼:汉唐之际正史“礼”类典志的变迁与意义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3期52-62,158,共12页吴凌杰 
“礼”类典志是正史志书中一个重要而传统的组成部分,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在体例上,汉代多采取“两分之法”记载礼制,魏晋时期则走向统一,概以“礼仪志”统揽全篇。随着魏晋时期的知识与学风发生变化,当时人们对于礼有了不同的定义...
关键词:汉唐之际 正史 “礼”类典志 五礼制度 史书体例 
模仿史书体例,探索整本书阅读“织网式”教学——以《红楼梦》为例被引量:4
《语文建设》2022年第15期67-69,共3页苏捷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求与实践问题,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提出一种模仿史书体例,即模仿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的“织网式”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系统全面地掌握文本,形成自己的...
关键词:史书体例 高中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织网式教学 
论史书对“制诏某官”的删改与复原——以汉代为中心被引量:1
《文献》2021年第6期22-43,共22页孙梓辛 
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批准号:2021qntd60)专项资金资助成果
“制诏某官”是秦汉魏晋皇帝诏书的常用起首语之一,尤以汉代行用时间最长,但史书在引录该时段的诏书时,经常会将“制诏某官”省改为“诏曰”“上曰”“下诏(书)曰”“皇帝曰”“制诏(曰)”等叙事用语,以致后人难以明确诏书原本使用的起...
关键词:诏书 起首格式 制诏某官 复原 史书体例 
“帝纪”怎么就成了第一?
《东南学术》2020年第6期191-202,248,共13页辛德勇 
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后汉书》刻本“北宋刻递修本”应该保留了更多范晔写定的原貌,其“帝纪第一”这样的篇第排列镌记形式与后世刻本有所不同。种种史料证明,后世的刻书对旧有版本的书名、篇名刊刻形式作了改动。对比不同时代的同类纪...
关键词:帝纪第一 《后汉书》 史书体例 书籍装帧 
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37-43,共7页陈其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09ZSA001)
中国古代优秀史著不仅记载了丰富详确的史实,寓含着高度的民族智慧,而且体现了精深的构思和编纂技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史书体例精心安排,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发掘和总结的重要课题。体例精当是为了更加恰当地再现客观历史...
关键词:中国历史编纂学 史书体例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司马迁 
从叙事视角看《左传》与《史记》对“重耳之亡”记述的差异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69-78,共10页姚明今 
西安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从<春秋>到<史记>--中国古代叙事话语体系生成的文化史学研究(SK2012047)
"晋公子重耳之亡"在《左传》和《史记》均有详细记载,对同一历史人物及历史经过的叙述,两部史书存在着不少差异。最直观的差异是在文本层面,以往多从记叙内容、语言方式、谋篇布局乃至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文本的比较研究,这些...
关键词:《左传》 《史记》 重耳之亡 文本差异 叙事视角 史书体例 
史学精粹
《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4期124-125,共2页
王记录:《论"史钞"》(《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3期)作为一种史书编纂形式,史钞起源于战国时期,经过两汉至隋唐的发展,到宋明时期达于鼎盛。随着史钞类史籍的逐步增多,宋初编纂《龙图阁书目》,正式把史钞从杂史中分离出来,列为史部...
关键词:史学史研究 编纂形式 史书体例 战国时期 宋明时期 隋唐 两汉 史籍 
明清《实录》比较研究被引量: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20-28,共9页谢贵安 
明清两朝《实录》都通过传统的实录体来记载本朝皇帝的历史,并贯彻了大致相同的史学主题,即政治鉴戒、显亲尽孝、张扬忠义、劝励风俗等。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文化上有极大的传承性和相同性,都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体制的继承和发...
关键词:明实录 清实录 史书体例 史学观念 
史书体例及史笔手法在吴伟业诗歌中的体现被引量:1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141-143,共3页崔思朋 胡博文 
由于吴伟业曾经出任史官、有着明确的史官意识、且有史著传世,因此在创作诗歌时,吴伟业对史学中的史书体例及史笔手法都有很明显的借鉴与运用。在史书体例方面,吴伟业充分利用编年体、纪传体及纪事本末体等三种史书体例各自的优长;在史...
关键词:吴伟业 史官意识 诗史 史书体例 史笔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