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趣

作品数:22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孙立春赵聪王璐丁卫萍戴玉金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美术馆》《时代文学(下半月)》《唐都学刊》《长城》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方纪行》中的中国形象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105-110,共6页许启 张卫娣 
大正时期日本兴起的“中国情趣”风潮,促使佐藤春夫于1920年来到中国,他在游历中国南方后创作出游记《南方纪行》。佐藤一面对当时中国的种种事物充满厌恶与蔑视,一面又深深痴迷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景物。他在《南方纪行》中对中国人物和...
关键词:佐藤春夫 《南方纪行》 中国情趣 中国形象 
“中国情趣”代表作家游记中的苏州形象被引量:1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0年第2期38-43,59,共7页邵宝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代日本旅华游记中的江南文化记忆研究”(2017SJB1766)的阶段性成果。
在日本大正文坛上,谷崎润一郎引领的“中国情趣”曾兴盛一时,代表作家除谷崎外,还有芥川龙之介、木下杢太郎、佐藤春夫、村松梢风等人。谷崎、芥川、村松三人分别于1918年、1921年、1923年访华并写下游记作品。虽然三人来华游历的时间...
关键词:“中国情趣” 游记作品 苏州形象 谷崎润一郎 芥川龙之介 村松梢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介 “中国情趣”与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知识生产研究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情趣’与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知识生产研究”(批准号:18BWWU22)由李勇博士主持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不仅重视对中国文化的实地考察与体验,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学术方法抱持着浓厚兴趣,逐步形成“...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术方法 知识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京都学派 中国学研究 日本中国学 
谷崎润一郎的“日本回归”
《名家名作》2020年第1期118-119,共2页夏学岩 
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8SJA0934)的阶段性成果。
谷崎润一郎在其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经历了三次创作风格的转变,从初期的“恶魔主义”到中期的“中国情趣”再到后期的“日本回归”。其中影响最大并最终确定其在近代日本文学史上地位的是后期的“日本回归”作品。
关键词:恶魔主义 中国情趣 日本回归 
东方主义视野下谷崎润一郎的中国考察——从“中国情趣”到“传统回归”被引量:2
《龙岩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59-63,共5页戴玉金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镜像理论下现代日本代表性知识分子的中国认识研究"(FJ2017X005)
日本大正时期的唯美主义文学作家谷崎润一郎曾两次到中国进行了考察,1918年的第一次中国考察满足了其"中国情趣"的幻想与追寻; 1926年的第二次中国考察则改变了对中国的固有认识,其"中国情趣"转向"传统回归",创作风格亦向日本古典回归...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 东方主义 中国考察 中国情趣 传统回归 
谷崎润一郎的第二次中国行同田汉的交流与其文学倾向“回归日本”之间关联性再考察被引量:1
《唐山文学》2018年第8期123-124,共2页令狐方艾 
1926年谷崎润一郎的第二次中国之行与中国文士,特别是田汉的交流甚为密切。这样亲密关系的建立,为谷崎构建起与中国双向对话的平台,使得谷崎对中国的看法更为立体和客观。值得注意的是,在回国不久后2月谷崎便为田汉改稿《早餐前》,并于...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 中国情趣 
俄罗斯宫廷瓷器的中国情趣——以宫廷制瓷厂为例被引量:1
《文物天地》2018年第7期94-98,共5页多丽梅 
笔者最初的研究计划定位在俄罗斯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但经过两年多的考察,俄罗斯博物馆里藏的另一类具有中国情趣的俄罗斯文物,引起了笔者关注。这类文物就是俄罗斯制造的中国情趣瓷器。何为"中国情趣"?俄语称"Kитайщина...
关键词:中国制造 俄罗斯 情趣 瓷器 宫廷 室内装饰品 博物馆 文物 
从陆华柏民国时期的音乐文论看其音乐观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7年第1期5-14,共10页丁卫萍 
目前学界所见陆华柏于民国时期撰写的音乐文论仅为《所谓新音乐》。本文从民国时期陆华柏发表于《扫荡报》、《中国新报》等刊物的67篇音乐文论中选取体现其音乐观的音乐文论近20篇,考察这些史料呈现的陆华柏至今不为学界所知的音乐观:...
关键词:陆华柏 支持抗战 中国气派和声 改进国乐 中国情趣 新的人民的音乐 
中国情趣:关良的绘画意图——兼论民国时期西方艺术本土化问题被引量:1
《中国美术馆》2016年第4期42-51,共10页陈建宏 
20世纪30年代,“洋画中国化”成为了中国画界的一个争论热点。画家关良认为将中国情趣移植入洋画绘制中,才能凸显中国油画在世界范围内的鲜明特色。本文在相关文本史料的梳理、解读基础上,对于该时段关良的绘画意图的生成历程和周遭...
关键词:中国画 西方艺术 民国时期 意图 绘画 情趣 本土化 30年代 
遥远的“文化故乡”——论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结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9期51-53,共3页王雯 
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创作了大量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显示出其执着的中国情结。谷崎的中国情结自幼便已形成,那是对从古汉籍中提炼的唯美诗意的古代中国的憧憬。通过两次中国之旅,谷崎完成了对中国之梦追寻,进而梦想破灭的过程。但...
关键词:中国情趣 文化故乡 唯美 古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