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传统

作品数:24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尹素娥邓伟龙龚举善朱文斌陈建森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比较文学》《华文文学》《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诗学传统中的“光焰”之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171-177,共7页张德懿 徐雁平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清代文人结社丛考”(0845);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英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集海外传播问题研究”(23YH67C)阶段性成果。
东西方早期哲学将日光或烛光作为喻体,日月星辰光辉普照、运行有常的特点,进入文学批评中指代经典作品的道德与文采。宋人以李、杜诗歌“高”与“幽”的特点解释韩愈“光焰万丈长”的比喻。与之对比,严羽提出“透彻玲珑”的观照、书写...
关键词: 诗话 李杜优劣 感兴 抒情传统 
现代知性诗人精神世界的新探索——《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评析
《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193-193,共1页孙丽君 
我国现代诗人大致可分为两类——知性诗人与感性诗人。其中,感性诗人强调自我生命感的抒发,在时代与自我的命运中寻找情感的落脚点;知性诗人则强调将自我生命感与哲理沉思相结合,在介入时代与超越时代的过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知性诗人...
关键词:现代派诗歌 现代品格 现代诗人 冯至 现代诗研究 中国诗学传统 哲理沉思 生命的意义 
邓均吾新诗与中国诗学传统之关系浅论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95-98,共4页冷浪涛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邓均吾新诗研究"(项目编号:201610639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体裁丰富多样。新诗从产生至今已近百年,同时,旧体诗也延续不断。考察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会发现,中国新诗人与中国诗学传统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新诗与旧体诗皆作的诗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邓均吾即是其例。邓均...
关键词:邓均吾 新诗 中国诗学传统 
开放诗世界的无限可能——袁宏道的诗歌语言观与中国诗学传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01-108,共8页李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初遗民僧群体心态与文学思想研究"(14BZW069)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容量的扩展是一个难题。诗歌体制成熟之后,语言也趋于凝固。明代复古诗学极力维护诗歌语言的雅正,排斥更新;性灵文学思潮冲击复古,语言观是关键。其代表人物袁宏道的诗歌语言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追随复...
关键词:诗歌语言 袁宏道 复古诗学 近世化 
汉诗“缘事而发”的诠释界域与中国诗学传统——对“中国抒情传统”观的一个检讨被引量:12
《文学评论》2016年第4期129-138,共10页王怀义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学大系>编纂及海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4ZDB029)的阶段性成果
在王德威等人的努力下,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的提法成为囊括整个中国文学及其研究的庞大"容器"。这一带有鲜明意识形态诉求的命题遮蔽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诗学传统,即以汉诗"缘事而发"创作和记述方式为基础而形成的"诗缘事"传...
关键词:汉诗 缘事而发 诗缘情 诗言志 抒情传统 
比:作为二象并置隐喻的空间思维——从空间思维重释中国诗学传统赋比兴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44-148,共5页邓伟龙 尹素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09)
"比"实质上是一种二象并置隐喻的空间思维方式,但由于要构成比,则须存在可比(喻)性,也则二象(事物)之间必须存在某种关联或相似性,而这些关联与相似则需要一定的逻辑分析推理也即时间思维的参与或束缚,这就是古人在比兴中重兴而轻比的...
关键词: 二象并置 隐喻 空间思维 
赋:作为铺成、排比扩展的空间思维方式--从空间思维重释中国诗学传统赋比兴之一被引量:7
《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52-56,共5页邓伟龙 尹素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问题研究”阶段研究成果(11YJA751009)
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作为人类精神创造物,一般可分为时间和空间艺术两种,这是由人类两种最根本的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作为中国古代诗学核心范畴的赋比兴,其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或技巧,也是诗歌创作的艺术思...
关键词: 铺成排比 空间思维 
中国诗学传统与《李迫大梦》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2期13-16,共4页黄睿 朱萍 
为了更好地理解林纾和林纾的翻译,本文通过对林纾译作《李迫大梦》与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原作Rip Van Winkle的对比阅读,运用Andre Lefevere的"改写"(rewriting)这一重要概念说明林纾的翻译是一种"改写"(rewriting),而这些...
关键词:林纾 《李迫大梦》 “改写” “诗学形态” 制控 
中国诗学传统与西方诗学传统——从刘勰的《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看中西古代人文思维特点被引量:2
《科技信息》2010年第24期I0134-I0134,共1页骆榕蓉 
本文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入手,对这两本经典文论在其社会功用、关注对象、审美标准及知识概念的质态等方面作了一简要的梳理及对比。通过对比,归纳分析出了中西古代人文思维的几点特点。
关键词:中国诗学传统 西方诗学传统 道与逻各斯 继承与创新 内向与外向 
艾略特诗歌与中西诗学传统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127-129,共3页周平远 余艳 
艾略特无可比拟的“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是以其诗作中所蕴涵的中西诗学传统为根基的。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和中国诗歌的简约风格珠联璧合,使其诗作既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产生了深...
关键词:艾略特 《荒原》 西方诗学传统 中国诗学传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