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研究

作品数:31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永新马永波赵思运翟月琴苍耳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诗歌研究动态》《当代作家评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厦门市优秀人才科研出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超诗学著作《未来的旧录像带》出版
《诗选刊》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已故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陈超的遗稿《未来的旧录像带》近日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书是陈超先生从教三十多年来,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现代诗研究”课程的教学结晶,是每年根据教学内容和经验不断修改、补充、提炼和完善后的现代...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 诗学著作 青海民族出版社 陈超 经典诗歌 录像带 教学内容 研究生 
月亮与火把——黔西北彝族现代诗研究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24-31,共8页徐源 
当代评论家解非曾指出,少数民族诗人是当代诗歌界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他们的诗歌始终坚守着一种神性的自觉的虔诚的信念,恪守民族的品格,叩问时代的精神,其诗歌创作的精神气质、思想内蕴、审美旨趣、文化心理对于当代诗歌在某种程度...
关键词:黔西北 彝族 现代诗 
现代知性诗人精神世界的新探索——《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评析
《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193-193,共1页孙丽君 
我国现代诗人大致可分为两类——知性诗人与感性诗人。其中,感性诗人强调自我生命感的抒发,在时代与自我的命运中寻找情感的落脚点;知性诗人则强调将自我生命感与哲理沉思相结合,在介入时代与超越时代的过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知性诗人...
关键词:现代派诗歌 现代品格 现代诗人 冯至 现代诗研究 中国诗学传统 哲理沉思 生命的意义 
越南华文现代诗的语言陌生化手法——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之四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88-91,共4页谢永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越南华文现代诗的中国意象研究"(15YJA752016)
越南华文诗人在现代诗创作中出于对表达的需求,在诗歌独特的审美语境中运用语法和修辞的陌生化手法。语法的陌生化包括名量、主谓、动宾和定中的超常搭配等;修辞陌生化主要就通感手法的运用,这种手法能够从多角度呈现诗人复杂的内心感...
关键词:越南 华文现代诗 语言陌生化 
论越华诗人陈国正寄情言志诗——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之三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01-103,共3页谢永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越南华文现代诗的中国意象研究"(15YJA75201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13FWW003)
越华诗人陈国正创作的现代诗在思想内容上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寄情于景、托物言志,表现为或述理想志向,或表人本情怀,或抒思乡之情。在艺术手法上注重新奇意象的设置,当中既有对承载人生哲理所体现出来的非生命意象,也有对祖国秀丽山水和...
关键词:越华诗人 陈国正 寄情言志 现代诗 
曾广健现代诗在意象艺术上对古典诗的传承与创新——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之二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98-100,共3页谢永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越南华文现代诗的中国意象研究"(15YJA75201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13FWW003)
越南华文现代诗人虽然受着中华文化的孕育,但因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经历的不同,所以在现代诗歌意象的设置上也体现出鲜明的异域地方特点。曾广健的现代诗在意象艺术上对古典诗的传承与创新就体现了这方面的特色。在他的笔下,意象可以兼...
关键词:曾广健 现代诗 意象艺术 传承与创新 
简析越华诗人刀飞几首现代诗的意象——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之一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86-89,共4页谢永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越南华文现代诗的中国意象研究"(15YJA75201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13FWW003)
越南华文诗人刀飞在其现代诗创作中娴熟地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在其现代诗集《岁月》中,就有描绘云、夏、乡愁和雨等意象的诗篇。在这些意象的描绘中,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民族的、人类的生存现实关怀与个体生命的价值体验...
关键词:越南 刀飞 现代诗 意象 
“接受反应”视域下诗歌接受理论的迁演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31-39,共9页陈仲义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诗歌审美接受研究>(FZW005)阶段性成果
西方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形成了以姚斯、伊瑟尔、费什为"支点"的接受线路,他们提供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未定性""阐释共同体"等打开了新的接受天窗。中国古典文论则潜伏着"以意逆志"、"诗无达诂"、"以味辨诗"的散发型接受路经。...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 接受美学 读者反应 “以意逆志” “诗无达诂” “以味辨诗” “兴发感动” “诗感” 
美国禅诗被引量: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13,共13页张子清 
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禅师首先去美国弘扬佛法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设立了专门的佛教机构,从事佛典翻译、传播禅宗的道场吸引了包括诗人在内的不同行业的美国人去学禅或参禅。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金斯堡为首的垮掉派诗人普及佛教,使...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 美国诗歌 禅宗 禅宗诗'临济宗 曹洞宗 
英译汉语诗歌中词语的选择和诗歌意象的再塑造——关于土牛诗《祖国在我生命之上》英译本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AMI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2-26,共5页徐军 
本文以主流媒体诗人土牛的《祖国在我生命之上》为例,讨论了英译汉语诗歌中词语的选择和诗歌意象的再塑造。目前诗歌网络大众化翻译,应弄清词语的含义,考虑音韵效果,构筑诗人与读者的对话语境,建设诗意化的网络话语世界。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 土牛 诗歌的意象 汉诗英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