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作品数:16738被引量:20355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陈晓明杨经建陈文新朱德发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旧”文学互动下的“情感学习”——沈祖棻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实践
《文艺研究》2024年第8期94-106,共13页孙慈姗 
图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批准号:20&ZD280)成果。
在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新”与“旧”两种文学形制及文化心态都深切作用于时代情感的生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事各体裁文学创作的沈祖棻,或可成为观照这一过程的微观个案。以个体成长经历为标尺,沈祖棻创作初始阶段的“情感...
关键词:沈祖棻 渊源有自 文学要素 文化心态 文学实践 现代中国文学 程千帆 高校环境 
从历史语境抵达作者的世界——评刘奕《诚与真:陶渊明考论》
《文艺研究》2024年第4期149-160,共12页贺伟 
作为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大家,陶渊明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刘奕《诚与真:陶渊明考论》对陶渊明的生平、文集、思想、创作做了详细论述,其学术特色主要有如下方面:其一,从职官制度入手,考证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反映了自觉的方法论意识...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历史语境 诚与真 陶渊明 方法论意识 职官制度 核心观念 学术特色 
“我是永远的激情飙客”——王蒙先生访谈录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3年第10期48-62,共15页沈杏培 
一、乐观、积极、学习、兴趣:高龄人生和“王蒙气象”的秘诀沈杏培王老师好,您今年90岁高龄了,这是令人羡慕的高寿。与您一起高寿的是您的文学创作,从1953年的《青春万岁》至今,您的文学创作已经跨越了七十年的漫长岁月,已有50卷本的巨...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 茅盾文学奖 王蒙先生 人民艺术家 《青春万岁》 荣誉称号 文学创作 国际文学奖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
《文艺研究》2022年第8期54-54,共1页
吴俊总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018年出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是一部力求系统、完整收录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文献目录的大型专业丛书。该丛书分12卷,用编年排列的方式,著录1949年至2009年这六十年间的中国文学批评文...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 编年 史料文献 文献资料 关联信息 台港澳 政策文件 
国家话语与新中国文学的特征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1年第7期17-28,共12页蒋述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及思想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8ZDAZ65)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文艺话语的形成是合力而不是单一元素作用的结果。它包括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这种合力构成的国家话语各元素之间存在相互牵制、相互补台以及相互对话协商的关系,这可以看作中国共产党对文艺进行国家治理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新中国文学 浪漫气质 发展演进 国家话语 英雄主义 文艺话语 对话协商 现实主义 
从“合法性”论争到“合理性”论证——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三人谈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20年第11期90-99,共10页李遇春 曹辛华 黄仁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编纂与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8ZDA263)和“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批准号:13ZD&118)成果。
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是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焦点之一。为了总结成绩、推动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化,我们特邀请多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遇春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曹辛华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黄仁...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 当代旧体诗词 上海大学文学院 述史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 问题与方法 个案剖析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早期中国与神话历史研究——关于中国文学人类学“四重证据法”的对话被引量:9
《文艺研究》2020年第7期91-100,共10页谭佳 韩鼎 李川 
中国文学人类学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及跨学科研究范式的代表,在发展中愈发重视结合海外汉学、考古学和思想史,致力于从甲骨文之前的早期历史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质及其连续性和核心价值,其理论贡献体现在"神话历史",方法...
关键词:中国文学人类学 四重证据法 外国文学研究 神话历史 海外汉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文明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史的世界文学起源——基于德国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史书写的系统论考察被引量:7
《文艺研究》2020年第2期74-87,共14页范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批准号:12&ZD161)成果。
19世纪德国的精神史传统中,世界文学史书写和德国文学史书写受到同样重视,在世界文学史中呈现普遍的文学精神成为文学史家的理想。在这些世界文学史中,开始出现对中国文学的历时性描述,成为汉学家书写中国文学史的准备。世界文学史家充...
关键词:世界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文学意义 文学史书写 文学起源 文学理论 文学史家 系统论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范式演变与体系建构——一个个人化的视角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19年第11期16-27,共12页陶东风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生学研究(以粤港澳地区为中心)”(批准号:2018WZDXM026)成果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理论在思想解放和新启蒙运动中起步,通过对他律论的修正和否定,开始自主性文学理论的建构。出现于中国语境中的这个所谓"向内转"思潮,其实包含远比西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论更复杂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它和...
关键词:学科反思 现代性反思 内部规律 向内转 文艺学 中国文学理论 新时期文学理论 个人化 体系建构 
中国现代“杂文学”的在场与缺席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19年第4期58-66,共9页金宏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异文汇校;集成及文本演变史研究"(批准号:17ZDA279)成果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研究界曾有一种将纯文学与杂文学分立的倾向。重新启用这种划分策略,我们会发现中国现代杂文学数量庞大,包含众多的文类和文本,以"个人文学""副文学""非虚构文学"等概念命名它并不合适。杂文学是一种间性的文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杂文学 缺席 中国文学研究 非虚构文学 在场 20世纪 划分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