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观

作品数:22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淑敏柴文华卢兴李翔海李维武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探求》《学园》《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宗白华“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艺术家》2021年第5期152-152,共1页张国栋 
《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于1906年在德国出版,标志着艺术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宗白华是我国在当时的国际艺术学独立运动浪潮中最先做出应答的学者。“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整体价值观念,在审美境界上贯穿整个中国文化背景。我们从中国...
关键词:美学思想 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观 宗白华 中国文化背景 审美境界 独立运动 价值观念 
王国维的“中国哲学”观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1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5期30-33,共4页李淑敏 
在近现代思想史上,王国维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学者,后世研究者大多重视其在文学、美学、教育学中的成就,而对其早期的哲学研究关注较少,甚至有学者曾主张将王国维从哲学学者的名录中去除①。而事实上,王国维早期的“中国哲学”观及其相...
关键词:王国维 中国哲学 启示 
从《汉语语言文字启蒙》看白乐桑的中国哲学观——以教材当中的“CIVILISATION”文化版块为研究中心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84-90,共7页林许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度创新研究项目“论白乐桑的中国情缘——以《我的七〇印记》为中心”(主持人:林许洋,编号:18QNCX09)阶段性研究成果。
白乐桑是法国著名汉学家。他编著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包含了许多中国哲学智慧,折射出他与汉语言文化结缘的人生经历。这是一部堪称经典且颇具国际影响力的教材。其中"CIVILISATION"文化版块较剀切地解析了中国文化诸特征,同时也集中...
关键词:白乐桑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 中国哲学观 
从《我的『七零』印迹》看白乐桑的中国哲学观
《探求》2019年第6期98-103,共6页林许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度创新研究项目:论白乐桑的中国情缘——以《我的七〇印迹》为中心(18QNCX09)
白乐桑是法国著名汉学家,其汉语教学充满了中国哲学智慧。研究其与汉语结缘的人生与教学经历,《我的"七零"印迹》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书籍。此书清晰勾勒出白乐桑的哲学轨迹,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他与中国哲学的结缘;第二,他对中国...
关键词:白乐桑 《我的"七零"印迹》 中国哲学观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历史维度
《中国哲学年鉴》2018年第1期351-351,共1页柴文华 
该著旨在展示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发展演化历程,同时也涉及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另外,由于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是以哲学观、哲学史观和中国哲学观为基础的,由此作者也把每位中国哲学史家的哲学观、哲学史观和中国哲学观作为叙述...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哲学史观 中国哲学观 哲学史家 马克思主义化 历史维度 演化历程 
论张岱年早期的中国哲学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2-21,共10页柴文华 刘桃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BZX032)
张岱年建国前撰著的《中国哲学大纲》开创了问题史、范畴史的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并在界定哲学、中国哲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方法、研究方法、优长、缺失等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研究以《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的中国哲学观...
关键词:张岱年 中国哲学观 方法论 
冯友兰中西之辩背景下的中国哲学观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89-92,共4页张俊峰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OAl20323)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认为,基于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国哲学有着与西方哲学不同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表达形态,因而常被西方哲人所误读;中国哲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但却并未产生过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形态,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词: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中西之辨 
20世纪50-60年代熊十力“中国哲学”观论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09-115,共7页李淑敏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BZX095);2014年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JGY36)的阶段性成果
熊十力治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坚持既定学术立场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时期有关中国哲学根本问题的各种论说,进行辩争、论证,并据此不断地改写其已成著作,完善其已有结论。20世纪50-60年代,面对全新的时代主题与学术环境,熊十力继续坚...
关键词:20世纪50-60年代 熊十力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重构 
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5Z期168-168,共1页白佑夕 
在近现代的历史上,有关保守主义的思想潮流有很多的中国哲学作品都在研究,而且在近几年中已经有很多篇的文章对这个问题加以论述了,但是在这些研究近现代文化的保守主义的思想潮流的中对于其内涵和性质还有思潮流派的界定上面仍然具有...
关键词:近现代文化 保守主义 思潮 
运用中国哲学观点对几个中学数学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年第12期161-163,共3页李习凡 
数学与哲学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两者一直密不可分,相依相存。在西方,古希腊罗马的神数观念、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观念。都曾经企图用数学来阐释世界的本原。在数学发展的各个时期,有不少数学家同时又...
关键词:数学问题 哲学观点 中国哲学 中学 毕达哥拉斯学派 客观世界 理念世界 古希腊罗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