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悲剧

作品数:110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书文王慧敏王大江姚海燕裴艳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周口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茉莉香片》的“传奇”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6期109-111,共3页王诗 
小说《茉莉香片》讲述了聂传庆寻找精神上的“父亲”却伤及无辜的悲剧。本文将从三部分解读《茉莉香片》的“传奇”之处:第一部分,分析聂传庆产生精神困扰的原因及其精神诉求;第二部分,结合写作背景,探求作者写作的心理动力,并分析小说...
关键词:张爱玲  茉莉香片》 传奇 父亲形象 人性悲剧 
《秦妇吟》与《羊脂球》对比阅读--东西方战争悲剧的异与同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8期119-123,共5页韦宇 
《羊脂球》与《秦妇吟》的背景都是战争环境,韦庄和莫泊桑在乱世之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美妇人作为主线人物,借以展现自己由战争所引发的种种思考。受到写作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两篇文章分别展现了战争环境下的社会悲剧与人性悲剧,就此...
关键词:《羊脂球》 《秦妇吟》 对比阅读 社会悲剧 人性悲剧 
新悲徒自起 旧恨空浮江——兼谈项羽人性弱点及司马迁创作寓意
《最小说》2020年第3期91-93,共3页王承栋 
《项羽本纪》生动具体而又深刻独到地描述项羽一生,司马迁借用“互见法”展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和匹夫特点,同时寄寓了作者自身情感的宣泄。本文拟以项羽之死为主要背景,论述其性格弱点及人性悲剧,兼谈司马迁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项羽本纪 互见法 人性悲剧 
解析伊恩·班克斯《捕蜂器》中弗兰克的人性悲剧
《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7期81-82,共2页刘俊杰 
伊恩·班克斯是个极富想象力的作家,《捕蜂器》中塑造的少年弗兰克是一个性格乖张、孤僻的少年,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而他人性悲剧的塑造却是多个方面的合力的结果,母爱的缺失、父爱的偏执霸道、性格的扭曲、环境的影响等,总之,众多...
关键词:《捕蜂器》 弗兰克 人性悲剧 情感 性格 环境 
谈《雷雨》中周朴园的性格悲剧及其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10期27-27,共1页王云雨 
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激荡社会为背景展开了人性悲剧的探讨。剧中周朴园的人格是分裂的,他一方面是有着浓厚封建主义思想的资本家,更是高高在上的封建家长:伪善、阴险、专制地控制着家里所有成员的喜怒哀乐;另...
关键词:《雷雨》 周朴园 性格悲剧 封建主义思想 价值 人性悲剧 20世纪 矛盾冲突 
社会习俗与人性悲剧:理查德·杰弗里斯《捡橡果的孩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12期81-82,共2页徐忆 杨玉 
《捡橡果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悲惨的一生。本文着重讨论故事里体现出来的社会习俗是怎样造成人性悲剧的。
关键词:《捡橡果的孩子》 社会习俗 人性悲剧 
西方人性悲剧学说的演进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年第9期260-260,共1页王立静 
人性问题一直是文学研究的中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我们对人性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对人性悲剧问题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生物学、心理学方向,而是渗透到了人所在的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人性的悲剧命运是人们所处的...
关键词:人性 悲剧 社会历史 
信仰枷锁下的人性悲剧
《中学生百科(高中语数外)》2010年第2期9-10,共2页顾夏 
在《旧约·创世纪》中,有一则世人皆知的故事:居住在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偷吃了树上的智慧果。由此,他们懂得了男欢女爱,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归于尘世。从此,亚当和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代.为了救赎已经犯下的“原罪...
关键词:人性悲剧 信仰 “原罪” 伊甸园 亚当 居住 资格 
论曹七巧与爱米丽的人性悲剧
《文学教育》2009年第16期92-93,共2页齐慧爽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描写了两个悲剧性的女性:曹七巧和爱米丽。曹七巧由于爱情悲剧走向精神裂变而不自觉;爱米丽孤傲、怪僻、由爱生恨走向自我的毁灭。她们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有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人性悲剧 曹七巧 《金锁记》 爱情悲剧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悲剧性 
人性的复杂——“周朴园”人物形象赏析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年第12期42-43,共2页于立军 李红梅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实际上,悲剧在毁灭有价值的东西之前,已把这种东西扒得一丝不挂,让它赤裸裸地袒露在人们面前,然后再把它毁灭掉。这样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们脸红心跳,产生激越的情绪,引导...
关键词:人性悲剧 人物形象 周朴园 赏析 《雷雨》 毁灭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