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译西学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郭刚曹亚明侍晓倩宋剑华赵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白学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思章太炎对日译西学的吸收——以《建立宗教论》中未知译名考证为中心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4期123-128,F0003,共7页窦建英 
第三次旅日期间,章太炎在其“转俗成真”的关键阶段,于《民报》发表了系列重要文章,其中便包括《建立宗教论》。在文中,章氏以唯识三性为基准,对东西宗教、哲学进行了全面衡量,初步确立起了“真如”哲学。然而,这一思想之成型,离不开章...
关键词:日译西学 贝尔巴陀氏 保尔·纳托普 培因辈 布拉德雷 
日本学者对王国维美育观形成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08-114,共7页凌晨 汪洋雪芬 
王国维文学研究一方面是为了追求中国文学的独立,寻求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是期望发挥文学的美育功能,改变民众精神空虚、缺乏审美能力的现实状况。为实现这两个目标,王国维提出了自己的美育观。他的美育观体现了求真向美的文学...
关键词:王国维 美育观 日本学者 日译西学 哲学解释学 
论日译西学对王国维哲学思想的影响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2-17,107,共7页杜永宽 
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明治学术与中国近代哲学转型:以王国维为例”(2018SJZDI027);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日译西学与王国维哲学思想的关系研究”(19CZX032)
在桑木严翼的影响下,王国维形成对“哲学”的新认识:哲学出于“人性必然之要求”;哲学具有“无用之用”;哲学“所志者,真理也”;“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基于这种哲学观,王国维自觉吸收日本学者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批评,注意发掘先秦逻辑...
关键词:日译西学 王国维 中国哲学 
日译西学新范畴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型
《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1期86-87,共2页郭刚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和飞速的发展。这种变化与发展固然有着思想自身的逻辑依据和深刻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是,也与此时传入的大量西学(西方思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赴日中国学人回传的日译西学为...
关键词:新范畴 中国近代哲学 近代转型 
日译西学新范畴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型
《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58-62,共5页郭刚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课题"西学东渐与20世纪初中国哲学转型发展研究"(2014SJB06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译西学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型研究"(11BZX035)
清末民初,赴日学人在自己主办的刊物上译介和传播了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的哲学思想和西学新理新说,其目的在于救国变革和思想启蒙。大量史料证明,赴日中国学人回传的日译西学为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和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日译西学 中国近代哲学 新范畴 “和制汉词” 
论李大钊接触日译西学概况
《兰台世界(上旬)》2013年第9期17-18,共2页侍晓倩 郭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译西学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型研究"(11BZX03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日译西学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型研究"(2011SJB720008)
李大钊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对日译西学的接受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日译西学成为李大钊"青春哲学"和"马克思主义观"哲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关键词:李大钊 日译西学 
日译西学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型——以居日期间的梁启超为中心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671-676,共6页徐水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项目(07JJD770109);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2BZX035)
梁启超居住日本期间,充分吸收日本学者译介的西方文化,向国内学人大量地介绍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学派、理论、范畴,并提出了融会中西思想的理想人格论——"新民说",其论著影响了一大批20世纪初叶的中国知识分子。史料证明,梁启超是中国近...
关键词:梁启超 中国近代哲学 日译西学 
论梁启超的国民启蒙逻辑历程
《长白学刊》2010年第1期144-148,共5页郭刚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院阅A0802)成果
将近代西学提升为普遍性的思想理论,遂而凝缩成为符合中国特征的理论武器,乃是梁启超新民的一种手段。不过,其成分是驳杂多端的,却是合乎中国口味的新鲜思想。他有信心地认为,若糅合西方各国学术思想于一炉而冶之,则会创造一种特别之新...
关键词:梁启超 启蒙 新民 日译西学 
简论梁启超新民的日译西学内涵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第9期25-27,共3页郭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20070104#业务费-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8107332001
凭依日译西学,梁启超提出了铸造近代新型国民的方案,即"新民"。新民方法之一的"采补其所本无新之"的日译西学内涵主要体现在:独立自助与自由精神、民权思想、文明进化与公德意识。这些内涵主要取道于日本思想家中村正直、中江兆民、福...
关键词:梁启超 日译西学 新民 
梁启超的日译西学与五四新文学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123-127,共5页宋剑华 曹亚明 
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运用"和文汉读法"学习日语,意欲建造一座连通中西文化的巴贝尔塔,但是,翻译方法的急功近利、文学观念的返归传统,以及中、日、西多种思想的交错等诸多因素,都决定了梁启超难以跨越中国传统文学的樊篱,完成引导中...
关键词:梁启超 日译西学 和文汉读法 五四新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