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教育

作品数:1603被引量:56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陆士桢于伟峰陈小娅谈娅李延太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教育探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价值分析及其实施途径被引量:2
《教育探索》2010年第1期135-136,共2页周凯 
在大学生中开展荣辱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开展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一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发挥其主渠道作用;二要以素质教育为抓手,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自我教育;三要以社会实践为桥...
关键词:大学生 荣辱观教育 价值 途径 
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过程特点的思考
《教育探索》2008年第10期118-119,共2页卢长征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等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遵循教育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帮助大学生形成、完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准确把握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过程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好大学生...
关键词:荣辱观 教育过程 特点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被引量:1
《教育探索》2008年第9期116-117,共2页刘峻峰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把握好三个"注重":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注重社会主义...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 
论高校荣辱观教育中的知耻教育被引量:3
《教育探索》2008年第5期99-101,共3页龚志宏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JKGHAZ-146)
知耻感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言行、品质不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性的情绪体验。正确的荣辱观的建立,同时也是对错误的、混乱的荣辱观进行清理与批判的过程。只有真正明确了什么是"辱",才能真正明确什么是"荣"。...
关键词:高校 荣辱观教育 知耻教育 
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原则与途径被引量:1
《教育探索》2008年第4期106-107,共2页王德勋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培育大学生荣辱观必须坚持学思统一、知行合一、内外如一的原则,必须通过构建校园舆论平台、道德实践平台、学校教育平台、全方位教育平台等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 原则 途径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被引量:1
《教育探索》2008年第1期123-124,共2页李春晖 巩建华 
荣辱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发展、同伴关系心理、情绪情感、道德心理发展四个方面。探讨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心理条件,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荣辱观教育 青少年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式探索被引量:1
《教育探索》2007年第12期93-94,共2页郑宗荣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诗词鉴赏与大学生正确荣辱观的构建"([2006]005号;D/2006/01/001)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新形式。阅读是实现审美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本的形式,阅读使审美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成为可能。怀古诗词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带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对现实关系的一种反...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审美方式 阅读 
浅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被引量:2
《教育探索》2007年第6期106-107,共2页曾芝芳 练崇潮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又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教育 和谐校园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迫切性之我见被引量:1
《教育探索》2007年第5期92-93,共2页韩丽丽 张秉永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全过程。
关键词:荣辱观教育 大学生 道德建设 
提高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教育探索》2007年第3期89-90,共2页徐志怀 
要使高校学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力军,不仅要注重教育、实践,更要注重教育实效性,要研究和认清下列问题:提高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前提;创新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生动形式;提高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 荣辱观教育 实效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