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学

作品数:52被引量:12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黄勇方旭东成中英黄玉顺张汝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远近差序的伦理现象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153-153,共1页田丰 
远近差序不仅存在于儒家伦理学中,也存在于各大文明的实践中,切近者的选择及其推远方式构成伦理的实质性差别。由近及远的方式有推扩与中介两种。一切超出地域性人际关系的文明,其人伦普遍性的诉求不可能仅通过自然情感推扩,还要依靠超...
关键词:儒家伦理学 自然情感 公共空间 推扩 伦理现象学 人际关系 普遍性 超越性 
孟子“义利之辨”探微——以对“利”之多重含义的辨析为中心
《理论界》2024年第10期23-29,共7页申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荀子道德哲学的形上学基础研究”(19BZX047)的研究成果。
“义利之辨”是儒家伦理学关切的基本问题。后世的注家以及诠释者对此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或站在“仁义未尝不利”的角度调和义利关系,或侧重于从道德形上学的角度诠释仁义而忽视对利的分析。在这些解释模式中,“义利之辨”被剥离了早...
关键词:儒家伦理学 义利之辨 仁义 孟子 
儒学及现象学视域下“见”字的哲学语境辨析——以“以羊易牛”典故为例
《外语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丁洁云 王新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诠释学辞典编纂与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建构”(项目编号:20&ZD029)子课题“‘本体论诠释学’概念研究及词条编纂”的阶段性成果。
“见”(jiàn)字作为中国哲学的“现象”观念之一,在儒家经典中起着重要作用。聚焦儒家经典语篇《孟子·梁惠王上》,以其中“以羊易牛”典故为例,辨析儒学及现象学视域下“见”字的哲学语境。首先,将“见”字放置于心性现象学语境下加...
关键词: 以羊易牛 心性现象学 儒家伦理学 
儒家伦理学能否解读为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
《现代哲学》2023年第6期117-124,共8页韩燕丽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技支撑重大项目(2022CX007)。
关于儒家伦理学能否解读为美德伦理学,学界一直存有争论。争论的实质可以归结为儒家伦理学究竟能否解读为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而不是儒家伦理学能否解读为一种关于美德的伦理学,这是因为后者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任何进路的伦...
关键词:美德 独立性 基本概念 儒家伦理学 
儒家角色伦理学与“美国文艺复兴”中的“自我”书写——以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为核心的考察
《枣庄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79-85,共7页杜璇 
2022年度安徽省高校科研重点项目“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浪漫诗在中国的批判性接受与本土化重构——以皖南现当代诗作为核心”(项目编号:2022AH051548);202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智慧旅游’背景下安徽旅游宣传片字幕生态翻译研究”(项目编号:SK2020A0400)阶段性成果。
“美国文艺复兴”三杰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的“自我”意识激发了美国独立民族意识的觉醒,超越主义中对自我内在神性的过分强调使得主体思想陷入了唯我的泥淖,超越主义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反思和反省。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汉...
关键词:“自我”书写 爱默生 梭罗 惠特曼 超验主义 儒家伦理学 
儒家伦理学视阈下法律职业伦理的本土化构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98-101,共4页张雨涵 
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学形成于近代西学东渐的时代浪潮之下,中国法学者以西方法律职业伦理规范为范本,致力于在中国建立一个体系完整,系统规范的法律职业伦理制度,勿庸置疑,在近代启蒙课题尚未充分完成,法律职业伦理发展进程远远落后于西方...
关键词:法律职业伦理困境 伦理学基础 儒家伦理学 本土化构建 
中国古代哲学的当下意义——对罗哲海教授的采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57-168,共12页李雪涛 
本访谈力图呈现罗哲海与其时代之间的多元关系,除了对罗哲海教授的生平进行了梳理之外,通过对Universismus与主客体分裂的分析,将中国哲学的观念放置在当代的哲学脉络下予以讨论,重新检讨这些观念的流动、变化,从而揭示出这些源于中国...
关键词:中国哲学 儒家伦理学 德国汉学 罗哲海 访谈 
儒家伦理学话语体系中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伦理
《中州学刊》2022年第11期105-114,共10页涂可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伦理学比较视域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14BZX046);曲阜师范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项目“域外儒学研究”(2021RXTD005)。
儒家常常根据人性情势、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社会状况等构想道德规范,由此阐发了极为丰富的道德规范学说。儒家阐释的道德规范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由道德范畴所彰显出来的道德规范,二是由道德判断所体现的道德规范,...
关键词:儒家 道德 规范 责任 伦理 
“道德不要主人”——论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对儒家伦理学的解释
《伦理学术》2022年第1期9-33,共25页 钱康(译) 
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在1721年发表的那场关于中国人实践哲学的演讲,让他失去了教席职位,这是启蒙时代的关键事件之一。沃尔夫将这些通过耶稣会士的翻译而为人所知的中国文本解读为一个例证,以证明有德性的生活和良好的政治秩序在没有宗教...
关键词:克里斯蒂安-沃尔夫 启蒙 儒家伦理学 自然神论 孟子 
再论儒家德行伦理学:与黄勇先生商榷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2-22,146,共12页陈继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19ZDA033)研究成果之一;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基地”资助。
黄勇认为,“美德伦理学”比“德行伦理学”能更好地反映儒家伦理学的特质。他的证说至少有三处值得商榷。首先,作为具有互释性的儒家概念,“德行”与“德”皆将品格与行为视为一体之两面,“德行”并非以“德”作为“行”的修饰词。由此,...
关键词:德行伦理学 美德伦理学 儒家伦理学 黄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