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体

作品数:267被引量:28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天枝杨卫中蓝仁哲朱瑞熙徐宗琏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广东培正学院河南大学四川外语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浦西山勒封院题记》考略
《中国书法》2015年第14期132-134,共3页孙同德 
《南浦西山勒封院题记》属于摩崖石刻,黄庭坚撰并书。文字内容是一篇散文体游记,本无题,题目为后人所附,故又有《南浦行记》《西山碑》《建中碑》等多种称谓。现在所存是一块约纵150厘米,横340厘米,厚180厘米的浑圆卧石,摹刻面高100厘米...
关键词:南浦 流杯池 摩崖石刻 行记 文字内容 散文体 艺术特色 面高 结字 篆隶 
散文语言的“优雅面孔”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孟庆丽 
王充闾先生的散文体《逍遥游——庄子传》,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的首批首卷问世。作者借用“八面受敌法”的巧妙方式写就的这部力作,甫一出版,就引起了学术界的热切关注和广泛好评。
关键词:散文语言 优雅 中国古代历史 文化名人 逍遥游 散文体 王充闾 学术界 
主持人语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1期15-16,共2页宋剑华 
《张学良人格图谱》,是王充闾先生新近出版的一部散文体人物传记。这种文体古已有之。但王充闾先生长久地关注一个人物,并连续性地发表了十五篇散文记述这个现代史的著名人物,这就不同凡响了。充闾先生在“写在前面”中说:“文学是...
关键词:主持人 人物传记 文学作品 可能性空间 散文体 著名人物 精神世界 人生价值 
试论韩愈墓志的写作特色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55-156,共2页武全全 
墓志属于碑文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记叙墓主的生平的。如:《文章辨体序说·墓志》说:“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墓碑分为立于地表的“墓表文”和埋于地下的“墓志铭”。即所谓的“志以志诸阴,表以表诸...
关键词:墓志铭 写作特色 韩愈 出土墓志 墓主 散文体 记叙 碑文 
猫头鹰农场的最后岁月——道格拉斯·布林克利(历史学家,著有《自由的呼唤》)
《音乐大观》2008年第12期35-35,共1页
在我生命结束时,它会像一阵烟随风散去吗?我还要承受多久,主啊,我还要愤怒多久?撒旦将给你一点小小的提示,然后他会快速进驻。主啊,把我的盲目遮盖起来吧,让我看到自己不会流血。——Bob Dylan《烦恼》回到1964年,当时还是《国家观察者...
关键词:布林克利 霰弹枪 汤普森 给你 爱达荷州 克尔 视线模糊 巴罗斯 散文体 次见 
鲁迅与梅兰芳的恩怨
《共产党员(下半月)》2007年第7期20-20,共1页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鲁迅则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据查证,鲁迅与梅兰芳生前并未有过深的接触与交往。20世纪50年代在纪念鲁迅的活动中,作为全国文联副主席的梅兰芳不仅从不讲话,而且很少出席,即便是勉...
关键词:京剧表演艺术 副主席 《社戏》 五四时期 广播电视报 黛玉葬花 散文体 林黛玉 象征艺术 美学价值 
声色菜市威尼斯
《明日风尚》2007年第9期30-30,共1页杜杜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笔下的威尼斯是经过艺术作家之后极度风格化了的城市,充满了象征意味。《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1911年)说的是垂垂老去的作家在威尼斯度假之时迷恋上美少年的故事。
关键词:托马斯·曼 德国作家 风格化 象征意味 Death 散文体 平淡自然 叫卖声 陶壶 百本 
黄金明档案
《诗林》2005年第3期86-91,共6页
黄金明,1974年出生于广东化州。现居广州。供职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花城》、《诗刊》、《诗林》等报刊。作品入选《2002年中国最佳诗歌》、《现代诗经》等三十余种选本。著有诗集《大路朝天》及长篇散文体...
关键词:黄金 报业集团 现代诗 少年 散文体 广东 化州 广州 作品 村庄 
语文和我的少年时代
《学生之友(最作文)》2004年第13期4-6,共3页庞壮国 
8岁到16岁,我读书的8年(小学6年,初中2年)里,跟语文课最亲。大概除了一二年级我当过图画课代表以外,竟把班级语文课代表从小学当到初中。现在当了10多年专业作家,细细捋一捋回忆,童年少年中的语文学习对我以后所做的事情至为重要。作文...
关键词:专业作家 少年时代 笔才 刘白羽 外部世界 散文体 诗歌朗诵 图书管理员 碧野 课外书 
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被引量:26
《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29-43,共15页朱瑞熙 
宋元时期的时文,是专供贡举和学校考试使用的一种特定的文体。时文在宋代屡经变化,最后定型为十个段落的体式,类似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最初,时文使用于贡举"三题"之一的"论",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贡举改革后,扩大使用到经义。后来又推广到...
关键词:八股文 王安石 经义 散文体 贡举制 破题 近体诗 历史研究 新文体 明清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