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丑艺术

作品数:33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明录沈文平聂世忠马小敏陈泽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邵阳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电影文学》《青春岁月》《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余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哈罗德·品特戏剧《归家》中的审丑艺术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2期1-5,共5页王玉环 
在当代英国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归家》中,剧中人广泛使用暴力、粗鄙的语言并采取颠覆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与文明社会的正常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文中的女主人公在婚姻的情感生活中上下求索而不知何处是归宿,最终沦陷在社会所编织的...
关键词:品特戏剧 《归家》 荒诞 女性 审丑艺术 两性观 
乔·奥顿《人赃俱获》的审丑艺术研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33-38,共6页杨艳菲 刘明录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冷战时期英国戏剧中的暴力书写和红色记忆研究”(18XWW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国当代戏剧家乔·奥顿的作品尤爱以边缘人物形象作为戏剧主角,浓墨重彩地对社会阴暗之处展开描写,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奥顿式”文体风格。在代表作《人赃俱获》中,奥顿展现了自己创作“黑色闹剧”的天赋,剧中各种社会丑态如过山车似...
关键词:乔·奥顿 《人赃俱获》 审丑艺术 
论白希那绘本的“审丑”艺术及其教育价值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8-13,共6页刘玉红 
2019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9A1017);2019年度马鞍山师专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校企合作教材(2019xjghjc05)。
白希那是韩国一位享有盛誉的绘本创作者,她的作品大多从审丑的角度出发,运用多元造型艺术形式,塑造“丑”的形象,讲述有一定丑陋意向的现实故事,并回归童年本真,展现儿童力量,宣泄儿童情感,带给儿童别样的感官和精神体验。对我国学前儿...
关键词:白希那 绘本 审丑艺术 教育价值 
论《山本》中的审丑艺术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60-63,93,共5页陈娟娟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山本》,通过对秦岭涡镇荣辱兴衰的描写表现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复杂历史变迁,以书写战争贯穿全文。人性的卑俗与丑陋、血腥的杀戮、死亡的暴烈与凶残成为作品着意表现的对象,展示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念,即贾平凹...
关键词:贾平凹 《山本》 审丑艺术 
张天翼小说的审丑艺术微探
《新余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方珠伴 
张天翼是中国现代文学左翼文坛上一位享有盛誉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从审丑的角度出发,大胆地揭露社会的黑暗与现实的罪恶,塑造了一系列的丑角形象。张天翼的审丑小说义正词严,不存温情,语言丰富、凝练,富有个性,显示了讽刺的极端化。
关键词:张天翼 小说 审丑 讽刺 极端化 
从16世纪绘画窥探中西方审丑意识
《大观(东京文学)》2017年第11期26-26,共1页池舒心 
本文以16世纪中西方绘画对'丑'的表现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中西方在16世纪的绘画审美、关于'丑'的内涵以及'丑'绘画的具体表现,探究与比较中西方审丑意识的差异.
关键词:审丑艺术 绘画 比较 
微媒体的审丑艺术探析
《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24期28-31,共4页聂世忠 
湖南省邵阳市社科联立项项目"微媒体审丑艺术研究"(项目编号:邵社评[2016]3号)的阶段性成果
一、微媒体中美丑的变异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没有网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就是微信时代!腾讯在2013年1月15日宣布微信国内用户3亿,《纽约时报》评价中国微信为“正积极尝试扭转中国本土互...
关键词:审丑艺术 媒体 《纽约时报》 世界 互联网 距离 
苏童小说的审丑艺术钩沉
《凯里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07-111,共5页沈文平 张全之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苏童审丑艺术研究"(项目编号:WXY14YJS010)
20世纪80年代,受西方存在主义和十年文革创伤的双重影响,先锋作家们纷纷写出了以丑为审美对象的作品。作为先锋作家的一员,苏童在作品当中对于丑的摹写和反映,始终是极为自觉的。他的许多作品因为内容上的丑而被视为审丑艺术的典型。因...
关键词:苏童  审丑 人性 审丑价值 
解读蒂姆·伯顿电影中的审丑艺术被引量:4
《电影文学》2016年第5期70-72,共3页陈泽辉 
在电影界,蒂姆·伯顿无疑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始终将"丑"作为表现对象,将审丑艺术作为表现手法的导演。在其一系列作品中,伯顿都致力于在电影中违背人们对于"美"的习惯性定义,为观众展示着种种丑陋的、阴暗的、罪恶的表象。从审丑艺术的...
关键词:蒂姆·伯顿 电影 审丑 
笑声背后的荒诞与现实:品特的疾病审丑艺术被引量:3
《四川戏剧》2015年第6期112-115,共4页刘明录 
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哈罗德.品特的疾病诗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13YB162
品特戏剧中的人物大多处于社会的边缘,他们常常患有各种各样的奇难杂症,疾病缠身是令人丑态百出的,在引发读者或观众的笑声的同时,品特也引发了观众或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利用疾病,品特在展现了人物的"丑"的同时,也展现了西方现代人荒诞...
关键词:疾病 审丑艺术 荒诞性 现实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